两会时钟已经敲响。今年两会,农民朋友关注啥,又想问点啥?全媒体记者在新春走基层期间,到田头,进农家,访农民,将农民对两会最真切的渴望、最迫切的问题记录了下来。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而其中,“厕所革命”是关系农民生活幸福、健康和获得感的好事。山东省莱阳市照旺庄镇叶家泊村的王巧丽过年走亲戚时发现,邻村的厕所经过统一改造后,整洁又卫生,这让她羡慕不已。她就提出了厕所改造的问题:“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是旱厕,我们村的厕所什么时候能够改一改呢?厕所改造是有全国统一的政策么?”
“种地怎样获得更多收入?”这是每个种地农民都关心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耕地里种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卖出更高的价钱、获得更好的收成呢?江苏省沛县大沙河水果种植家庭农场服务联盟负责人张诺有自己的思考。他流转了6000多亩地,种植桃子、苹果和梨等果树作物,增加收入。“但是现在土地流转价格太贵了,每亩要1000元,能占总投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他问,“国家能否给土地流转的承包方也补贴一些资金呢?”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解村村民沈亚兵与张诺同龄,对生他养他的农村也怀有深深的眷恋。“同龄人都在城市打工,收入也比较高,但是我不羡慕,我就想扎根农村做些事情。”他告诉记者,像他们村一样,很多平凡的村庄不像那些“明星村”,既没有名山名水,也没有资源优势。他想问:“没有特色资源优势的村庄,该怎样更好地发展呢?”
在更多惠农政策的吸引下,当初一批批进城务工的农民中,有一部分在积累了资本、经验、资源后,选择返乡创业或准备返乡创业。莱阳市西陡山村村民吕晓飞大专毕业后,就在城里打工。“城里的生活压力还是大一些,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回到村里办一个合作社。”他说,他很渴望在家门口创业,但是因为不太了解返乡创业的政策,目前还不敢贸然回来。“回乡能干点啥?国家对合作社有没有进一步的扶持政策?在农业保险上,国家政策有什么倾向?”他想问。
养老、医疗和教育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农民对办好民生实事的期望更强烈。
辽宁省辽阳市汤河镇石四村农民崔东亚已经67岁了,因为儿女长年在外工作,自己腿脚也不灵便,他想问,国家是不是能考虑一下,在农村就近多建一些养老院,来解决农村养老的问题。“在我们村,像我这样的留守老人有很多,孩子在城里成家立业了,我们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我希望国家能够多多重视农村的养老问题,在家附近建一些养老院,也好让我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丁樊村村民冯九英是一名退休的乡村教师,她告诉记者,因为孩子在包头定居,夫妻俩退休后就到包头生活,但是异地医疗的问题没法解决,她想问:“能否尽快解决城乡之间、省与省之间的医保统筹呢?”
王巧丽还告诉记者,从孩子出生后,她就和丈夫去城里打工了。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环境,小两口在城里买了房子。眼看着女儿就要上幼儿园了,她开始关注关于幼儿园教育的问题。王巧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现在幼儿园的花费特别高,学费能不能便宜点?能不能让幼儿园教育也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围呢?”
随着农民期待的提升,随着农业农村发展硬任务的攻坚,对村干部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努力为村民办好事的同时,也有一些藏在心底的话。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柳屯镇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改民被妻子唤作“傻子”,为了村里的大小事务,从年头忙到年尾,倒贴了不少电话费和油费,连自家的农活都没顾得上。“村干部待遇跟上去了,为农民办事的积极性也就会更高了。国家能否进一步提升农村干部的待遇呢?”刘改民架不住妻子的再三叮嘱,才开口说了村干部待遇的问题。
新时代,农民对美好生活有更高的期待,这也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所在。记者在采访后总结,农民朋友提出的这些问题,可能正在试点、探索、解决的路上,可能还因为发展阶段不到,一时也难以解决,但他们期待在两会上能看到更多惠农强农的好政策,期待生活更加幸福、国家更加富强。
两会期间,全媒体记者带着农民的关注、农民的问题,走进人民大会堂,“带”着农民上两会,“带”回更多惠农好消息。农民日报、农民日报新闻客户端、中国农业新闻网以及农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等共同推出《我“带”农民上两会》融媒产品,敬请关注。 (记者 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