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副产品供销网
农副产品供销网
资讯信息
农副商城
网上互动
农产供求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创业
古诗文里的年俗
时间:2020-02-11来源:甘肃农民报作者:佚名

  很多过年的习俗,如大年三十贴春联,除夕夜放鞭炮、守岁等,这些在古代已有,一直流传至今天。只是在后来的传承过程中,这些习俗的内涵或形式发生了变化。贴春联源自古人挂桃符的习俗,而燃放鞭炮在古代是为了驱瘟神。通过流传千古的诗文,我们可以考证一些年俗的起源,以及与今天有哪些不同。

  贴春联起源于桃符,朱元璋提倡

  大年三十(或腊月廿九),家家户户都要贴福字、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装点一新。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桃符兴盛于宋代。宋高承《事物纪原》中讲了度朔山的传说后写道:故今世画神像于板上犹于其下书右郁垒,左神荼,元日以置门户间也。

  五代十国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到了宋代,春联仍称桃符,但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至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直到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清代《燕京岁时记》中也说:春联者,即桃符也。春联的真正普及还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清人陈尚古《簪云楼杂说》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没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经朱元璋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燃爆竹古时用于驱瘟逐邪

  据说鞭炮起源于爆竹,燃爆竹的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意思是说,正月初一,鸡叫头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当时没有^***,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

  到了唐代,鞭炮又被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唐代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人们发明了^***。有人将^***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逐渐被放鞭炮取代。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南宋时出现用草纸裹^***扎成卷形的爆仗,《武林旧事》载: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连百余不绝。即指用药线串在一起的鞭炮。

  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除夕守岁,也叫熬年,就是在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瘟神鬼怪都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至南北朝时期,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梁人徐君倩的《守岁》云: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勾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此诗反映了当时某书香门第欢乐待晓的情景。

  至唐代,守岁习俗逐渐盛行。唐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载:守岁之事三代前后典籍无文,至唐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疑自唐始。唐诗中对守岁习俗有不少描写,白居易《客中守岁》云: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诗云: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唐太宗李世民的《守岁》诗描写的是宫中守岁情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到了宋代,守岁逐渐在城乡普及,苏东坡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描述了守岁的情景。《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孙继兰)

关闭】【顶部
>>相关资讯
热销产品
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