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从金龙大道拐进博罗县泰美镇430乡道,再行驶约10公里蜿蜒的山路,就能看到罗营村的岚滋茶园。茶园位于象头山中,溪水环绕,鸟鸣山间,草木吐翠,俨然世外桃源。
茶园负责人、47岁的杨玉莲来自博罗县城,站在茶树旁的她,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8年前,到此游玩的她看中了这个地方,随后租地开辟茶园,用心做茶,乐当山里人。她聘请了当地不少村民,同时还深度对接当地农产品和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缘起
向往田园生活,下乡租地种茶
走进这片占地600亩的茶园,环顾四周,满眼翠绿,一排排梯状的茶林整齐有序,偶尔还能看到云雾缭绕的景象,许多人由衷赞叹“这里的环境太美了。”
这也是8年前杨玉莲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反应。2012年,她和家人到罗营村游玩,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镶嵌在象头山里的宁静村落。“山美水美空气好,溪水捧起来直接就可以喝。”
杨玉莲当即对丈夫说,将来要来这里养老,丈夫点头赞同。杨玉莲娘家在河源龙川,嫁到博罗县城,虽然久居城里,但她骨子里向往着田园生活。
杨玉莲夫妻俩在博罗县城做建材生意,打拼多年,小有积蓄。他们一开始想在罗营村找块地建栋房子,平日过来休闲度假。“后来一想,人来了总得做点什么才能住得下来。”杨玉莲说,这里昼夜温差较大,种出来的蔬菜水果特别好吃,于是就想着租地种点什么。她看中了一个山窝,跟多户村民一一签协议租了下来,最终一共租了600亩。
租地的同时,她和丈夫考虑良久,最终决定种茶。“茶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饮料。”杨玉莲说,“我们专门请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专家来看,他们也认为这里适合种茶。”
说干就干!2013年完善租地手续,2014年开山布局,2015年3月开始种植第一批茶树,杨玉莲和丈夫在茶园忙得不亦乐乎,渐渐久居山中。
发展
注重品质用心种好茶
正当杨玉莲踌躇满志之时,却遭遇了一个不小的打击——干旱。杨玉莲选择春天种茶树,就是想着雨水比较充沛,可是2015年春天雨水少,山顶的多个蓄水池都没有储到水。
刚种下去的茶树苗必须浇足定根水。无奈之下,杨玉莲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方式——人工挑水浇灌。杨玉莲在附近村庄请了四五十个工人,从山下挑水上山,一一浇灌刚种下的茶树苗。“当时的种植面积有200多亩,这么多树苗种下去,就怕不能成活。”幸好,在专家的指导和茶园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茶树苗大部分都成活了。
开办茶园伊始,杨玉莲就决定走中高端路线,注重品牌建设和茶品质量。茶树苗种植下去的同时,她注册了“岚滋”商标,并按照有机的方式种植管理。“我们常用当地花生麸、菇渣等原料自行发酵的生态肥,除草也是用人工而不用除草剂。”杨玉莲说,虽然现在有许多高效低毒的除草剂,但那“只能保证安全,不是有机。”
第一年,杨玉莲收获了2000斤茶,而后几年维持在6000斤,去年300亩地收成达到近万斤,主要是红茶、绿茶和少量青茶。对于茶园的经营状况,杨玉莲笑着说:“我老公在外面赚钱,我在茶园不停花钱。”
因为成本高,杨玉莲的茶卖得也不便宜,最便宜的每斤六七百元,贵的超过1500元。新品牌且价格不便宜,起初茶叶销量并不理想,杨玉莲和丈夫只能向身边的亲戚朋友推荐。“大家一听价格都说贵,喝过之后都说好。”杨玉莲说,他们就靠着这样的口碑渐渐打开了销路。
设想
完善茶园业态振兴乡村经济
杨玉莲的茶园建起来后,首先解决了附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每年,杨玉莲都要聘请附近的村民到茶园除草和采茶,“每年支付的人工费用就超过100万元。”杨玉莲对工人的采茶要求是坚持“一芽两叶”。为此,她给工人固定的日薪,而不是按采茶量计薪。“我们要的是质量,不是数量。”
附近的村民杨观娇从2015年开始就在茶园打工,一年的工作时间大约有100多天,每年能从茶园赚到1万多元。采摘高峰期,杨观娇还帮茶园找人手,“最多的时候,一次要找四五十人。”杨观娇说,“茶园结账准时,还包饭,大家都愿意来。”
采茶不求数量,每棵草都要人工清除,村民都忍不住替茶园的经营担心。“茶园赚不赚钱我不知道,反正我们赚到了。”杨观娇说。
每逢周末特别是夏季,众多游客涌入罗营村溯溪观光、吃农家菜、采摘蔬果,甚是热闹。当客户和游客参观茶园时,杨玉莲也会推介罗营村的景点和土特产,帮村民推销农副产品,让客人自取或者叫农户送货过来。杨玉莲认为,“同在一个村,就应该同心搞旺这个村。”
按照最初的设想,杨玉莲在茶园除了种茶做茶,还将开辟观光线路,甚至搞餐饮和民宿。“这些都是梦想,一步一步来。”
“岚滋茶园的落户,解决了当地一些村民的就业问题,还给罗营村带来了人气,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罗营村党支部书记朱锦华说,目前游客到罗营村只是走走看看吃吃饭,如果岚滋茶园的旅游业态能够完善,比如发展民宿,那么对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肯定是利好的。他和其他村干部都希望岚滋茶园能越办越好,与罗营村共同发展。
(作者:香金群 侯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