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七团的枣园里,正在举办“红枣优质简化栽培技术培训会”。农业专家授课结束后,团纪委书记姜阳与二连职工刘建庭蹲在角落里,聊得火热。
“老刘呀,今天听课听得怎么样?多学点新技术,把红枣田间管理水平搞上去,今年争取多挣点钱。”姜阳说。
“今天收获挺大。这人啊,要是不换换脑子,就永远迈不开步子。”刘建庭说,“姜书记,您就是我致富路上的私人顾问。”说完,两人相视而笑。
刘建庭家里有29亩枣园,年产红枣12吨,可近年红枣市场不景气,刘建庭的收入很不理想。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种枣和打工的收入来维持,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学,日子过得紧巴巴。时下,枣树又该修剪了,刘建庭却满面愁容:再这样下去,收入哪能提高呢?
3月初,姜阳下连队督导检查基层开展疫情防控和春耕春播情况,来到刘建庭家的枣园。刘建庭忍不住大倒苦水,姜阳边听边记,问道:“老刘,我看你家一年能产十几吨枣吧?为啥不自己弄加工,多挣点钱呢?”没想到这一句话,竟把刘建庭给问住了。他还从没想过自己还能做加工。
姜阳接着说:“不如自己搞加工,把红枣做成精品。包装好,网上网下一块儿卖。既能增加红枣附加值,还能靠优质产品走俏市场。不是一举两得吗?”
刘建庭虽然觉得这个主意好,可是想到要投钱,就犯了难。
姜阳安慰他:“别担心,有我呢。你要是有这想法,就放开胆子干吧。说吧,需要多少?”
“嗯……大概需要六万左右吧。”
姜阳把这件事告诉了二连党支部书记王成毅,二人决定联系且末县农行,很快协助刘建庭办下来6万元贷款。为了减轻他的还款压力,姜阳还介绍他到和若铁路三十七团路段打工,每月能收入1万元左右。
后来,三十七团开始推广红枣优质简化栽培技术,但习惯了传统管理方法的刘建庭,虽然吃苦能干,但思想保守,不愿尝试新技术。
姜阳又跑去他家做思想工作,给他好好算了一笔账:“你看,采用这种新技术,可以轻修剪,不抹芽,每亩地降低水肥和人工成本400多元,还能提升红枣的成品率,一亩地一年能多挣好几百。别人都敢干,你不敢?我看啊,你不换换脑子,致富的步子是迈不开喽。”
刘建庭红着脸,半天才说:“姜书记,这几天我就把枣园里过密的枣树都砍掉,放大树冠,让树上多结点儿好枣,争取卖个好价钱”。
姜阳不忘鼓励他:“老刘,好样的。换换脑子,才能挖断‘穷根’。加油干吧,小康日子离在向你们招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