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颁发:许劲松 审核:崔巍 分析员:温燕玲
进入4月,天气变化频繁,低温与暖湿气候交替出现,雷电冰雹时有发生,昼夜温差大,水温变化较大,水产养殖病害开始增多,贵州省需重点做好以下病害的防控工作。
一、病情预测
(一)鲤春病毒血症:重点关注鲤鱼品种,特别是1龄以下的鲤鱼苗种,该病主要流行于水温13~20℃的春季,暴发的最适温度为16~17℃,水温超过22℃一般不再发病,死亡率可达80%~90%。
(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点关注虹鳟鱼苗和当年鱼种,该病在水温8~15℃时流行。
(三)烂尾病:主要危害草鱼、斑点叉尾鮰、罗非鱼等,当鱼尾部被擦伤,或被寄生虫等损伤后,鱼体抵抗力下降,养殖密度又高,水中病原菌较多时,容易暴发流行。
(四)水霉病:主要危害各种受伤的鱼及卵,流行水温13~18℃,鱼体受伤是发病的重要诱因。
(五)小瓜虫病:主要危害各种淡水鱼的苗种,小瓜虫繁殖适温为15~25℃,主要流行于春、秋季,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
二、防治措施
(一)鲤春病毒血症:该病以预防为主,要做好水产苗种检疫制度;养殖鱼、水体、工具及设施等要做好消毒工作,可用含碘量为100毫克/升碘伏或用三氯异氰脲酸粉、含氯石灰等含氯消毒剂消毒水体。如发现有鱼鲺、水蛭等寄生虫,用0.7~1.2mg/L硫酸铜或0.3~0.5mg/L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杀灭鱼鲺,用2.5%食盐水浸浴杀灭水蛭,防止它们成为鲤春病毒的传播媒介;选育抵抗力强的品种;具备控温条件的可将水温调高到22℃以上。
(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做好水产苗种检疫和卫生消毒措施,可用50毫克/升的聚维铜碘对受精鱼卵浸泡15分钟消毒;每千克饲料,每次量用20克板蓝根末,每天2次,连用5天;饲料中添加大黄,增强免疫力;对鱼池采取提高水温至17~20℃能有效控制此病,但不能消灭病毒,应与未受感染养殖区隔离。
(三)烂尾病:避免鱼体受伤;注意保持池水洁净,可用含氯石灰、三氯异氰尿酸粉对水体消毒。发病时用复方磺胺二甲嘧啶粉拌饲每天投喂一次,连用4~6天或用恩诺沙星粉拌饲每天投喂2次,连用5~7天。
(四)水霉病:清塘除去池底过多的淤泥,用200mg/L的生石灰或20mg/L的漂白粉消毒;操作时避免鱼体受伤;经过长途运输的鱼种放养前和放养后,用2%~3%食盐水消毒;亲鱼人工繁殖受伤后,在伤口涂抹10%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患病时用浓度为20mg/L聚维酮碘溶液浸泡病鱼20~30分钟;用8mg/L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1:1)全池泼洒。
(五)小瓜虫病:防止野生鱼类进入养殖水体,曾发生过小瓜虫病的鱼池要清除过多淤泥,水泥池壁要洗刷,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并且在烈日下曝晒1周。发病时用盐度为20~30的盐水浸泡,或用浓度为0.7mg/L的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溶液全池泼洒,也可用辣椒和生姜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水体放辣椒粉0.8~1.2g和生姜1.5~2.2g,先粉碎、加水煮30min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每天泼1次,连泼2~3天。
2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wsfw/ycyj/202003/t20200330_55705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