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过后,原料短缺和工人不能返厂,导致肥料生产企业开工困难;有些地方封村封路,造成肥料原料和产品运输受阻;关门停业抗疫措施致使肥料流通销售基本停滞。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整个肥料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全国农技中心立足职能定位,发挥自身优势,调动行业体系力量,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肥料生产、运输、流通、销售、价格信息实时调度,及时发布行业运行动态信息,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协调肥料有序调运,稳定肥料市场价格,促进肥料科学施用。总体来看,疫情期间肥料供应保障有力,需求平稳,价格稳定,为春耕农资保供做出了积极贡献。
启动应急调度 及时掌握信息
应急调度之初,摸清肥料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了解肥料产品运输和流通不畅的堵点,掌握肥料储肥备肥以及到位情况等等,是掌握第一手资料的重中之重。为此,全国农技中心形成《2020年春耕化肥保供信息调度方案》,确定调度目标任务,遴选有代表性的调度对象,优化完善调度内容,囊括了从原料供给、复工生产、运输流通、分级到位、科学使用各个环节的详细内容,积极组织行业体系、生产流通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调查调度。
开展网络调度 提高调度效率
特殊时期,面对上千家肥料企业和上万家肥料经营门店,网络调研、电话会商、平台调度成了主战线。为快速了解全国化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发起网上调研问卷,一天内收到500多家企业在线反馈,通过问卷分析,迅速掌握了疫情初期肥料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主要困难。
众所周知,湖北是重要的磷化工基地,受疫情影响,一旦不能及时复工复产,可能对全国磷复肥生产供应造成重大影响。为快速了解湖北磷复肥企业的复工复产现状,对湖北省25家磷铵企业和38家复合肥企业逐一电话调研,掌握复工复产、日产和总产等基本信息,分析产能恢复和生产进度,了解企业在复工复产方面遇到的困难。
全国农技中心国家级肥料信息采集点是化肥零售价格和销量调度的主要平台,为及时准确掌握肥料门店开门营业情况,将监测点由月报改为周报,提高监测频次,掌握营业率、销售量和零售价格情况。
解决企业困难 促进复工复产
通过调度分析,我们了解到,全国磷复肥企业,尤其是湖北磷复肥企业,员工返厂率低、人手不足、原料紧缺、成品库存压力大、产品运输受阻等是困扰企业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全国农技中心及时向农业农村部和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推动湖北省磷复肥企业复工复产。在中央驻湖北指导组的大力推动下,位于湖北黄冈武穴的全国最大磷铵生产企业湖北祥云股份3月7日复产3条农用磷酸一铵生产线,日产量3129吨。3月15日,另外3条农用磷酸一铵生产线和2条复合肥生产线复产,日产量分别达到5000吨和1000吨。同时,中心还帮助协调解决史丹利、金正大、新洋丰等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推动湖北磷复肥企业复工复产,促成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到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
推动政策出台 确保化肥到户
自2月中旬以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发动全国各级农技推广体系,连续9周调度化肥分级到位和进村入户情况,密切关注化肥在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过程中遇到的堵点和难点,畅通农资运输“绿色”通道,推动农业农村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出台《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物资运输服务保障的紧急通知》等系列文件政策。截至目前,全国化肥平均到位率提高到90.1%,达常年同期98%,与最初调度数据相比,提高了38.6个百分点。
视频培训指导 促进科学施肥
随着疫情的持续缓解,交通运输的畅通,经营门店的开业,化肥进村入户率逐步提高,科学施肥指导服务提上日程。因为防疫的需要,不能面对面办培训班,网上视频会议提供了新的契机。全国农技中心先后开展3次网络培训班,在线直播科学施肥方法,尤其提醒农户注意在有机肥使用过程中防范病毒传播。
在全国农技中心和全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共同努力之下,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创新了工作方法,提升了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弱了疫情对2020年春耕生产的影响,有力地保障了全国粮食安全。
强化肥料抽查 保障用肥安全
为配合农业农村部“春雷”行动,全国农技中心按照“抓主要产品、抓重点区域、抓关键环节”的总体思路,印发《2020年全国肥料质量监督抽查实施方案》,牵头组织8个部级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具体实施,细化任务分工,规范抽样、确认、检测、异议处理等关键环节,计划在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料等产品,及时向社会通报监督抽查结果,查处制假售假行为,净化肥料市场,促进肥料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赵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