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日灼病是高温季节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叶片受灼后失绿易感病,果实受灼后商品性大打折扣,而近年来异常的气候条件、加上改种大量薄皮柑橘品种也让日灼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柑橘日灼是可防不可治的,这一定要明确。上图是比较严重的日灼症状,已是无力回天,对于这样的柑橘,不仅是没有商品性,可能连食用性都没有,所以预防才是关键!
其次,日灼并不一定落果,它们其实是并列关系,都是由于高温热害所致。日灼的发生机制是灼晒点脱水、细胞的热保护酶系统失活而表现出相应症状;落果的原因在于高温会引起柑橘内源激素失调,如果实、果柄处脱落酸含量显著提高而导致其脱落。
如何预防柑橘日灼落果?
喷施台湾隆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新一代防日灼产品:肽膜,肽膜是隆泰公司科研团队推出的高科技产品,以微晶蜡质、氨基酸分子为主题形成肽键,多个肽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网状保护膜,用来提升作物的抗紫外线、抗冻、抗风伤、保水能力。网状保护膜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功能,细微蜡质层能减少水份消耗,使果皮组织致密,对预防日灼病、太阳果的发生效果显著。
由于根据日灼落果本质上是由于高温热害所引起的一种胁迫,所以在预防时遮阳防晒、补水降温、提升树体的抗晒能力是重点工作。
遮阳防晒: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限于大部分柑橘都是露天栽培,建造遮阳网显然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可通过涂白、套袋、贴纸等方式比较实际,同时注意合理修剪,保留一定的枝梢帮助遮挡阳光。
补水降温:遇到高温和降水缺乏的天气,主动给柑橘喷水提高湿度和降低表面温度;连续干旱时注意淋水,但不可能大水猛灌,以免引发裂果。
提高抗晒能力:通过深施有机肥引根下扎,增强吸水能力;幼果期注重钙、镁、钾、硼等元素的补充,可叶面喷施盖世美、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型等,来增加果皮强韧度与保水运水能力,减轻日灼果的发生。
柑橘日灼病在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7~9月,高温干旱,柑橘果、叶在烈日强光下持续暴晒,引起果皮、叶肉生长受阻的生理性病变,生产中称其为日灼病。显现日灼症状的果园,其生态生境若得不到及时改善与改良,日灼症状将进一步加剧,造成大量落果[2]。目前各柑橘产区日灼病发生普遍。为有效防止其发生蔓延,特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柑橘日灼病在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
6~9月,高温干旱,柑橘果、叶在烈日强光下持续暴晒,引起果皮、叶肉生长受阻的生理性病变,叶片失绿或者局部干枯。
生产中称其为日灼病。
在果实尚未成熟时,果顶受害部分黄褐色,发育停滞。在果实成熟时,受害部位果皮出现暗褐色,果皮生长停滞,表面粗糙,干疤坚硬,果形不正。
果实轻度受害,灼伤部位只限于果皮;受害重的,灼伤部位的中央为木栓状,伤及汁胞,汁胞下缩、粒化,汁少而味淡,品质低劣。
目前各柑橘产区日灼病发生普遍。
柑橘日灼发生的原因
柑桔日灼病是高温季节的一种常见生理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树皮。
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高温烈日曝晒引起的:
在高温天气的中午和下午,受到阳光直射的桔树局部温度急剧上升,当上升到了40℃以上时,叶片的叶绿素便逐渐分解,叶色变浅或发黄,雨后大量落叶,如果局部温度过高同时空气干燥蒸发过快局部细胞死亡叶片会产生局部枯焦现象。果实表皮出现不正常的颜色,如高温连续多日,果面呈现焦黄色或变褐色,变色处果皮下陷变硬。
柑橘日灼病
当气温上升到40℃以上时,叶片的叶绿素逐步分解,叶色变淡或发黄,叶片变厚变脆且停止生长。
果实受害后,受害果皮坚硬粗糙、呈黄色或棕黄色,果实畸形、囊瓣枯缩、果汁少、果味差、品质变劣。如进一步严重,果实畸形或果皮龟裂,致使果品失去食用和商品价值。
日灼病急救措施
伏旱天气,如果柑橘园出现了日灼症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急救。
在伏旱秋干时节,对日灼果园灌水2~3次,保持土壤适宜湿度。灌水宜在16时以后或晚上进行,高温喷灌,会加剧日灼病。
果实套袋或贴纸
对着生在树冠顶部和树冠外围的果实套上柑橘专用袋或于果实向阳面贴纸,这是预防柑橘日灼病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
树盘覆草降温
干旱时期,在树盘的根系密集处,铺10~13cm左右厚的鲜草或秸秆等覆盖物,以利保湿降温。
加强病虫害防治
果树受到病虫害侵害后,抗逆性降低,对强光的容忍度降低;相反病虫害防治到位,果树对强光的抵御力强。秋季务必加强潜叶蛾、恶性叶甲、潜叶甲等食叶害虫的防治,否则日灼会加剧。
对台湾隆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肽膜有兴趣的可以联系驻大陆郭老师,15538357567(同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