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芸)鲜鱼和蔬菜将成共生的“黄金搭档”:利用鱼塘“种”菜,每亩可增产鲜鱼100公斤、藤菜7000公斤,鱼塘亩增收减支2000元以上。昨日,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今年我市将推广这种“鱼菜共生”模式1.4万亩。
昨日上午,永川区双石镇脚盆村,村民龙定祥包下的40多亩鱼塘,水面上浮着一个个镶白边的“绿方块”。走近细看,原来是白色泡沫做的浮架上,藤菜长得郁郁葱葱;水面上,不时冒出鱼儿吐出的气泡。
今年4月,喜欢尝新的龙定祥在区水产站技术员的指导下,利用泡沫作浮体,泡沫中间拉上两层细密的废旧鱼网,在上层鱼网表面直接“放”藤菜苗,以防鱼儿啄食藤菜根系。他以这种方式共“种”藤菜10亩,水下则喂养鲫鱼、鲢鱼、鳙鱼。
“以往像今年这种阴天,鱼很容易缺氧翻白肚皮。”龙定祥说,“种”了菜后,水更清亮,基本上没出现阴雨天鱼缺氧的情况了。
在潼南小渡镇刘家村,上千亩的鱼池里也“种”上了水芹菜;巴南区二圣镇邓家坝村,村民已开始下水收割楠竹框架中的“无土藤菜”,卖到主城……
“他们的‘尝鲜’积极性高,是基于缺水的现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推广科科长熊隆明介绍,投放到鱼池的饵料往往不能被鱼儿消化殆尽,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溶解氧量降低。天气骤变,换水是增加溶氧量最重要的途径,而重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渝西地区又只有全市的四成。
“天干时节,拿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保鱼的水。”龙定祥说。
去年,为发展健康养殖,我市引入“鱼菜共生”模式,解决鱼塘因长期投饵造成的水质恶化、鱼病频发,需要大量使用鱼药的情况。
“‘鱼菜共生’,就是在水质较肥的鱼塘中,利用人工搭建的浮台种植水生蔬菜。蔬菜在生长过程吸收了水中的富营养物质,从而净化、改善鱼塘水质,同时蔬菜也能为养殖者带来增收。”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曹豫详述了这种新型模式增收的原理。
去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璧山作的实验表明,鱼塘可种植藤菜、水芹菜等水生蔬菜,其中藤菜增收效果最佳。藤菜的整个生产过程无需培土、施肥,而鱼塘也无需换水、用药,每亩可节省养鱼成本200元以上;溶氧量增加,鱼会长得更快、更壮,每亩可增产100公斤,这种“绿色”鲜鱼在市场上每斤售价可达10至12元,实现增收1000元以上;每亩鱼塘搭的浮架占总面积的25%,可产藤菜7100公斤,按每公斤0.2元计算,蔬菜总产值可达1400多元。去掉浮架成本,每亩共可增收2000元以上。
Tags:“鱼菜共生”亩增收可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