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些年来,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走出特色减贫道路的同时,积极展开南南合作,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各国消除贫困,共同建设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减贫惠民”“农业现代化”等中非合作计划,再次强调要同非洲分享农业发展经验、转让农业适用技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伴随着多个减贫项目的实施、大批中国农业专家的派出及中非农业科研机构的深入合作,一个个非洲小村庄正悄悄发生改变。本期“聚焦”带您走进坦桑尼亚的小村庄,看看中国援非减贫项目给当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7月的坦桑尼亚,气候温和。佩雅佩雅(Peapea)村又迎来了一个玉米丰收年。地里的玉米已经收获完成,村民们都在忙着晾晒、脱粒、装袋。村农业技术推广员介绍说,自从学习了中国的生产技术,村民的生产热情大大提高,玉米产量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每年都有邻村的农民来参观学习。
一个非洲小村庄的农民如何掌握了中国的生产技术并吸引邻村农民来参观学习呢?这正是“中国农业技术转移项目”给当地带来的新变化。
2011年,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在坦桑尼亚开展中国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示范中国村级减贫基本经验,形成与坦桑尼亚乃至非洲共享中国减贫经验的实践案例。李小云教授及其团队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实施,中农发集团在坦桑尼亚的剑麻农场为项目实施提供支持,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副主任郑文凯以及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领导都曾多次对项目进行视察和指导。
目前,该项目已经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的佩雅佩雅村和瓦辛巴(MtegoWaSimbar)村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的技术很好,很适合我们,我们知道如何种玉米了。”
佩雅佩雅村是该项目落地坦桑尼亚的第一个村庄。2012年,项目陆续开展,主要进行农业技术示范、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及能力建设等,促进政府和村民互动,开展各种形式的考察、培训和田间指导活动。第一年只有9户参与,到2017年,已有207户采用中国玉米种植技术,占全村农户总量的45.59%。参与农户表示,采用中国农业生产技术至少能多产一倍玉米。
周围村庄的农户看到示范户的玉米长势及收获情况后,开始向他们咨询玉米种植技术并加以运用。农户MwanaisheRayabu说,2015年的一天,她到佩雅佩雅村去玩,看到一块地的玉米长得非常好,就找到这户人家问他们是怎么种的。在该农户的帮助下,她学会了用绳子播种、间苗、除草等。当年她家的1英亩土地收获了9袋玉米,而之前却只能收获5袋。
非洲村庄的地缘和血缘关系非常紧密,农户可以通过相互学习交流来分享传递农业生产技术。玉米产量的增加、示范户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在相对封闭的村庄内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示范户是技术的第一批采纳者,其他农户则是技术的追随者。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几乎所有的访谈对象都表示“即便中国专家走了,我们自己也已经掌握了种植技术,会一直采纳下去。”
“今年我们打算在25个村庄推广中国的农业技术。”
在佩雅佩雅村,从项目管理到技术传授,中国专家的参与度相对来说比较多,这对于项目的可持续性来说是一个挑战。当中国专家撤出以后,如何能够继续采纳和推广中国的农业技术?是否会陷入中国早期援助非洲农业技术项目的“建设—移交—中断—再投入—再移交—再中断”的恶性循环?项目专家组开始尝试推动当地人的能力建设,使其成为推广中国农业技术的主要力量。
在选择第二个项目示范村的时候,专家组结合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典型经验制定出了新的方案:专家团队和苏科因农业大学(SokoineUniversityofAgriculture)合作,积极推动该大学的农业科研人员参与其中,同时和莫罗戈罗省政府积极合作,组织省长、分管农业的副省长以及农业官员等进行沟通和讨论,由对方选定示范村。这一次,瓦辛巴村入选。在瓦辛巴村的农业技术示范,一开始就由当地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主导,中国技术专家参与交流和讨论,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推广方案,项目的管理主要依托该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员和村长。
当地政府官员非常满意项目的实施,也非常愿意将该项目所传授的技术在当地其他村庄用他们有限的资源进行推广。当地一位农业官员说:“技术不难,产量却提高不少,农民们很开心。今年我们打算在这个区的25个村庄推广中国的农业技术。”
“中国的发展经验具有和非洲分享的空间。”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农业技术转移项目正是把“钓鱼的方法”教给了非洲朋友。
“非洲和中国有着相似的农业生产系统。坦桑尼亚的村庄采用了中国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大部分农户的玉米产量得到了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村里很多农户因此盖起了新房,购置了太阳能发电系统,也有钱送孩子上学了。这证明了中国的农业技术对于非洲农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中国的发展经验具有和非洲分享的空间。”李小云教授谈起中国技术在非洲的适应性总是滔滔不绝。
在中国科技部和中国农业大学的支持下,以李小云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团队和坦桑尼亚苏科因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坦农业发展联合中心,并将莫罗戈罗省建设成为该学院的海外实习基地。今年7月,团队再次前往坦桑尼亚,去探索将佩雅佩雅村和瓦辛巴村成功经验扩散到坦桑尼亚其他地区的有效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