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15天就见效。咋还撇嘴,不信咋地?
春种秋收,那是老黄历。
这些天,肇源县福兴乡永兴村村民刘景龙经常抿着嘴儿乐。
为啥?
原来,自打他今年告别苞米棒子,鼓捣起棚室香菇,钞票一沓一沓飞来。
今年春起,在乡里的支持鼓励下,刘景龙一口气建成12栋棚室,从事香菇生产。
聘请技术员、引进菌种,一通忙活之后,他的棚室于5月10日正式下菌棒。
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经过半个月的侍弄,棚室香菇噌噌长,5月25日就开始采摘。
刘景龙笑呵呵地说:“做梦也想不到,这么快俺就能见到‘回头钱’。”在福兴乡,刘景龙只算是小鼓捣,盛云鹤才是“大拿”。
盛云鹤从事棚室生产,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最早种豆角、黄瓜、西红柿,近几年种香瓜,棚子也由最初的两栋,发展到现在的70多栋。
看到香菇市场不错,今年,盛云鹤在40栋香瓜棚室的基础之上,又新建38栋香菇棚室。
盛云鹤告诉记者,香菇全部销往大庆、哈尔滨等地,都是上门拉货,每斤高达6元钱。这种香菇,比种香瓜还来钱。过去,发展棚室,政府得磨破嘴皮,如今,在福兴乡,你想拦都拦不住。
近年来,福兴乡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专门瞄准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发力,结构调整逐年提档升级,村民捞到了更多实惠,小康之路越走越亮堂。
“这回算种正当了,得回听乡干部的话了。”望着小麦地里撒欢儿的收割机,吉兴村村民张秀军喜出望外。
今年,张秀军把160亩旱田全部改种小麦,每亩产量可达800斤,按每斤1.5元计算,一亩地可收入1200元。小麦收获之后,还可以种一茬秋白菜,一亩地还能收入1000元。
“俺的160亩地能对付这个数,比种玉米强百倍。”张秀军伸出两个指头,随后神秘地一笑。
在福兴乡,农民早早地收获了结构调整的“大红包”。
香菇、小麦,这都不算啥,文景家庭农场更“全科”。
占地200亩的文景家庭农场,粘玉米、谷子、黄瓜、西红柿、茄子等,那是五花八门。
农场里的所有果蔬和农作物,全部为绿色有机。人工拔草,人工捉虫。农场主徐文志告诉记者,他们种植的谷子,尽管产量低,但加工成小米,每斤可卖到40元一斤。不求大,只求精。
“今后,我们会更加注重市场前景好、产业效益高的产业,更加注重多元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效农业,以此来丰盈村民的‘钱匣子’,增强致富后劲。”乡党委书记石磊说。
目前,全乡已发展棚室2500栋,小麦、谷子、粘玉米等面积已达到2000亩。仅特色农业,即可促农增收达4000万元。
(王克举大庆日报记者王洪军;大庆网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