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行走在绿色田野环抱的宁安市渤海镇梁家村,眼前是一幅富有现代气息的乡村画卷:白墙灰瓦的标准民居、平整洁净的水泥路面、绿树成荫的休闲广场、勤劳敬业的保洁队伍……宁安,美在山水,更美在乡村人家。
近年来,宁安市围绕“百村示范千村达标”工作,以打造“龙江最美乡村样板”为目标,科学谋划,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全市共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13个、达标村46个。一个个形态优美、功能完善、产村相融的新型村庄陆续呈现新貌。
独特的生态文化底色
宁安市,素称“塞外江南”的美誉,莺歌岭文化、渤海国文化、宁古塔文化和红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镜泊湖、唐渤海国宫城遗址、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仿佛是镶嵌在这片大地上的一颗颗珍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宁安市重点凸显生态特色、文化特色。他们按照公园经济的模式,以沿路、沿江、沿湖“三沿”和响水“两化”区域为重点,把每个村都当成一个小景观来设计,推进美丽乡村与宁安山水相映衬、相匹配,成就了梁家村、小朱家村等一个个生态环保之村。同时,该市还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强势植入传统元素的民居改造,充分释放文化潜力,使G11国道及镜泊湖旅游公路沿线大部分村庄再现了古朴村落面貌。
近日,走进大山脚下的宁安市海浪镇盘岭村。这里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处处可见,灰瓦白墙的民居整洁素雅,洁净的水泥路直通村口。说起从几年前“脏乱差”环境到现在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的巨变,村民谭宪平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不仅亮化和绿化做得好,还组建了环卫队,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广场。”
近年来,为改善环境,宁安市深入开展了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30余万名农民在秀美、舒适的环境里,过上了既有现代城市功能、又不失乡村恬淡野趣的美好生活。
风景画卷中做富民产业
耕种在村合作社,做工在乡镇企业,创业在客厅网络……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后,宁安市富民产业风生水起,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见证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宁安市把富裕农民和实现小康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和侧重产业支撑,有针对性地做足体制机制重塑、资源要素重组和产品产业结构重建。
宁安市响水“两化”项目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北纬四十四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并赋予其独家经营权,今年流转土地13.5万亩,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据了解,宁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已达32家,其中响水米业有限公司、阿妈牧场农业集团和镜泊湖农业股份公司已成为国家级龙头企业。
从“外在整容”到“内在提质”
宁安市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中,从“外在整容”发展到“内在提质”。宁安市委书记徐利刃说,我们要重构农村生态循环体系、集体经济体系、基层组织领导体系,把宁安美丽乡村建设得更美好。
近年来,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宁安市因地制宜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以源丰果蔬国际物流园区为龙头,不断扩大对俄果菜出口,积极打造“远东一号菜篮子”。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40万亩,棚室3.2万栋,菜农人均收入2.3万元。同时,他们还做强瓜果产业,做优烟叶产业,做精冷水鱼、蜂蚕产业,建设了11个“互联网+农业”省级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
宁安市盘岭村果蔬产业基地化、乡村旅游体系化、支撑产业多元化、农民生活幸福化,被评为“中国十佳小康村”;江南明星朝鲜族小镇建设韩式食品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教育产业园、养生养老产业园和旅游度假区;于家村通过统筹土地资源、盘活村集体资产、不断推动村域经济转型升级,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实现由“村”向“城”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