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綦江区永新镇上厂村农民画室里,周志厚、聂如帮等4位村民拿着画笔创作,不时交流几句。
“画版画有意思,作品还能卖钱。”周志厚说。
这群早晚扛起锄头种地、空闲拿起画笔画画的村民,不仅在涂鸦中找到了乐趣,还创作出不少有灵气的作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山里来了艺术家
他们为什么和版画结缘,还得从古剑山开发说起。
2010年,古剑山风景区要在后山永新镇上厂村打造艺术村,政府出地,艺术家出资修建工作室。双方达成的协议是:艺术家们每年要在艺术村住3个月搞创作,每年至少要在艺术村搞一次艺术交流活动,艺术家们的工作室免费开放供游人参观。
经过几年的建设,2016年,古剑山艺术村开园了,21位全国知名的艺术家入驻了艺术村。
僻静的上厂村从此热闹起来。书法作品展、美术作品展、诗歌会等,一年近50场的艺术交流活动,让当地村民大开眼界。
艺术村风景秀丽,空气新鲜,许多艺术家上山找灵感,一边享受生活一边创作。
擅长版画的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李毅力也入驻古剑山艺术村,他的作品取材于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不就是将我们平时的生活场景刻在画板上,再印在纸上吗?”当地的村民去看稀奇,在李毅力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场景。
跟着大师学版画
李毅力一时兴起,招呼村民跟他学版画。
“我们这双手,握锄头把有劲,拿画笔恐怕不行。”大伙虽然觉得版画貌似简单,却不相信自己是搞艺术的料。
李毅力却认为,农民有自己独特的视觉,他们的作品往往稚拙、夸张、奔放,这正是綦江农民版画独具的魅力。
“管他的,试一盘!”有艺术家指导,几个村民大起胆子拿起画笔,按照李毅力的指点弄起版画来。
正好旁边有一栋用条石砌成的民房,与艺术村全国知名艺术家个性十足的工作室相映成趣,充满原始风味。原住居民搬出去了,大伙儿租过来用作画室。
有了画室,13名当地村民加入队伍。72岁的周志厚、66岁的聂如帮是第一批学画画的村民。
他们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区农民版画院的版画家李成芝、黄媛媛等,也上山传授村民版画创作技法。
“我们只教他们流程工艺,构图、色彩等让他们自由发挥。”李毅力说,村民勿需按教科书的套路创作,作品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村里刮起版画风
于是,这群农民稍有空闲就聚在一起刻版画、印版画,上厂村刮起了一股版画风。
“这是农家乐,这是石磨推豆花,这是杀土鸡,这是游客玩荡秋千。”聂如帮拿出他近期创作的一幅作品向游客介绍。原来,他正在建房准备开农家乐,一幅版画因此而诞生。
正如李毅力所言,村民们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游客青睐。
聂如帮一幅反映农民犁田场景的作品,取名《早春》,以500元的价格被游客买走,另一幅《农家房》卖了200元。
周志厚拿出一本账簿,详细记录了从今年5月1日以来,画室的收入:5月1日,赵福泰版画270元;5月2日,出售十二生肖版画一套100元……3个月来,画室收入共计6340元。
画室生意越来越好,他们的管理也逐步走上正轨,所有作品陈列在画室,游客看上哪幅买哪幅。周志厚记账,聂如帮收钱。版画卖出去后,扣除装裱费用,剩下的全部返还给作者。
“今年画室有6个村民搞版画挣了钱,一共收入1万多。”周志厚说。
“没想到跟着艺术家学画画,我们也吃上了艺术饭。”聂如帮说。
文 通讯员杨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