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池用于处理污水。
玫瑰花园。
“经过大口鲢处理的猪场污水,流进荷花池,进行第二次清理,清理后的水用来养殖螃蟹,经过这几道工序后的水,再通过自动喷淋系统,浇灌玫瑰花……”
1月15日,龙农一边检查着基地设施,一边自豪地介绍着自己的产业。
虽是冬季,走进南川区木凉镇汉场坝村的七朵玫瑰园,树玫瑰的枝头还开有鲜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园内廊道四通八达、凉亭独立、池水清幽。
赏花观景玩够了,游客可到温室大棚购买“肉肉植物”,也可到接待中心购买玫瑰鲜花饼、玫瑰盆景、玫瑰花茶等产品。
留德学生为她打工
“我姓龙,名字里有个‘农’字。”爽朗的龙农称自己是“上山下乡的半辈子农民”。
2005年前,在主城开着一家小公司的龙农,和朋友聊到投资项目时,萌发了到农村开养猪场的想法。
2007年,龙农和朋友了解到,南川还没有一个像样的种猪场,于是,她们决定从这里着手。
选址汉场坝村后,从租地到修圈舍,2008年,龙农与人合伙的种猪养殖场办了起来。
为了学技术,龙农参加了南川区畜牧部门组织的多次培训。她高薪聘请了西南大学的专家、教授,对养猪场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她四处“招贤纳士”,而今,她的猪场内有5名大学生,其中有两名还是德国归来的留学生。她还与宜宾职业技术学校定点合作,培养年轻的养猪能手。
通过多年努力,养殖场发展成占地面积60余亩、猪舍17栋,包括办公综合楼、饲料加工房等综合一体化规模的养猪场,年出栏生猪约1万头。
龙农还在南川牵头成立了观龙生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100多个社员,辐射1500户养猪户。
没有臭味的养猪场
最开始,龙农只是按照传统的方法挖了几口大粪池,场里的猪胎盘也用焚烧填埋的方法来处理。
随着养殖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年出栏生猪上千头后,每天源源不断产生的粪水很快填满了大大的粪池,臭味四散蚊虫多,胎盘也填埋不下了……一系列的环保问题接踵而至。
在外出考察了几个大型的养殖场后,她下定决心搞循环农业,把废物利用起来。
要达到污染的零排放,必须处理好两大问题——猪粪和污水。
针对这两大问题,龙农对养殖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
猪舍的地面修出一定的坡度,可以使猪粪与尿液分离。每间猪舍都有一个80公分高的发酵床,底部装有粉状锯木屑、糠壳和专门的菌种,猪粪在发酵床发酵成熟后,生产出有机肥,年产有机肥1000多吨。
尿液及污水则通过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分离出的固形物输送到发酵车间处理,液体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这样一来,原来又脏又臭的猪圈变得干净整洁。
猪场采用配置固液分离设备,建起了800立方米沼气发酵池和2000立方米沼液储存池。
养殖场排出的废水输送到沼气池里发酵,产生的沼气供养殖场自用和周围部分农民家庭生活用,沼液则通过管道输送到山下的废水池。
而今,走进龙农的养猪场,沿坡而建的十多幢猪舍错落有致,红瓦白墙掩映在绿树丛中。猪舍之间有苦竹隔离,猪场周围则是高大的楠竹,过滤空气中的疫病病菌,猪场绿化率达到50%以上——一个曾经臭哄哄的养猪场就这样变了样。
处理废污“秘密武器”
龙农介绍,在处理废污的环节中,他们采用了一些“秘密武器”。
第一件“秘密武器”是上万尾大口鲢鱼,猪胎盘正好是它们的美食。
经过大口鲢处理过的水再流到荷花池进行沉淀处理,池中饲养螃蟹等动物,水质更加清洁。
这样的水通过管道流向玫瑰花园,通过自动喷淋系统,给玫瑰花浇水,实现了污水循环利用。
第二件“秘密武器”是黑水虻,它是一种起源于南美草原的腐食性昆虫,取食动物的粪便和尸体。
黑水虻的幼虫直接食用猪场新鲜粪便,8—10斤猪粪就能生产一斤幼虫,幼虫排出的粪便可做有机肥料,黑水虻躯体本身又是家禽、家畜和鱼类养殖的良好饲料来源。
“循环”成就花园果山
着手粪污处理后,龙农在养殖场附近流转了400亩荒山,全部种上了品种优良的黄金梨,利用猪粪产生的生物肥料,产出的梨子个头大,水多味甜。
2014年,龙农投资建起了“七朵玫瑰园”,园内玫瑰品种达500多个,除了观赏玫瑰,还有大面积的食用玫瑰,花期达4个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
通过立体循环养殖模式,养殖场变成了花园式零排放种猪繁殖场,在当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养殖场被评为农业部“生猪标准化示范场”,中国科协、财政部“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去年10月21日,龙农的养殖场被全国畜牧总站授予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示范基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