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合川区大石街道包塘村,成片的枇杷园里,村民正在忙着疏果。
再过2个月,枇杷成熟,游客便会涌入园里来,这里又要热闹起来了。
“这一棵枇杷树,为我们村延伸出了三项产业。”村党委书记苏建华对重庆日报记者说。
20年的“老把式”还在当学生
今年71岁的郑忠坤,从1997年就开始种枇杷,算起来已经是种了20年枇杷的“老把式”了。
可就是这位“老把式”,还在当学生。
3个月前,合川区农广校的老师,到村里来办枇杷管理的培训班,郑忠坤就是几十位学员中的一员。在这次培训班上,他又学到了一项疏果的新技术。
“20年前,我们这里种的枇杷是本地品种,个头小,品质一般。”苏建华说,那个时候的枇杷,不仅价格低,还常常滞销。有几年,枇杷成了村民的“伤心果”。
可现在不同了,这果园里的枇杷,不仅不再愁销,价格也不错。苏建华说,刚上市时,要卖20元一斤,到最后,也要卖10元一斤。
枇杷能够如此受欢迎,与果农们不断地当学生,不断地学新技术有关。
碗口粗的枇杷树锯掉换新品
包塘村的枇杷园总共有2500余亩,全村1600户,可以说基本上是家家都种有枇杷。最开始,品种是老品种,管理技术也老,枇杷树是越长越高,要搭梯子才能采到果子。
几年前,合川区农广校的老师来到村里,给村干部出主意,建议把老品种通过嫁接技术,逐步换成“大五星”等优良品种。
苏建华说,开始,村民听说要把碗口粗的树子锯掉换品种,无论如何都不同意。村里只好把一些村民代表,拉到成都等地去参观学习,亲眼见到了好品种后,部分村民的思想转变了。
当然,换种并不是一次就全部换完。开始,村里根据村民自愿的情况,换了300余亩。两年后,新品种开始挂果,果子大,品质又好,价格上去了,消费者还抢着买。
村民们看到换种的效益后,不用村干部动员,都自发地要求换种。苏建华说,这几年,每年都换了300余亩。通过换种,包塘枇杷的名声也逐渐打出去了,果子越来越好卖。
在换种的同时,配套的先进技术也不断地进来。区农广校的老师,每年都到村里来办技术培训班,帮助果农把套袋、疏果、用油饼和胡豆等代替化肥等新技术,运用到了种植中。
客商游人和蜜蜂一树结三“果”
“这一棵枇杷树,为我们村延伸出了三项产业。”苏建华说。
哪三项产业呢?
第一项,交易市场。
在穿村而过的主公路边,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枇杷销售市场。每待枇杷成熟,来自重庆主城、四川等地的客商,就在这里与果农进行交易。每天都有10多辆货车来这里收购。
“这个农产品市场,不仅销售枇杷,还为村里其它农产品的销售,吸引来客商。”苏建华说。
第二项,乡村旅游。
从老品种改换为优良品种后,树矮化了,站在地上就能采摘,方便城里人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因而,在枇杷成熟季节,每天都有游客自驾来枇杷园里采摘、游玩。
游客进村后,还带动村里一些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接待游客增收。
第三项,蜜蜂养殖。
走进包塘村的农家院坝,有一道特别的风景——每个院子里,都能见到农家屋墙上挂着几只蜜蜂桶,这是村民养的蜜蜂。
2500余亩的枇杷园,每年枇杷开花时,包塘村满山遍野被花包围,变成了花的海洋。10年前,五村民组的邓安全等四弟兄,利用这花,试养蜜蜂,结果效益不错。于是,这四弟兄就开始着力发展采枇杷花的蜜蜂产业,如今,四弟兄养蜂规模已达到500多桶。
“枇杷花延伸出来的蜜蜂产业,已是一项不小的产业,全村现在有400多户村民养起了蜜蜂。”苏建华说,蜜蜂产业有效地促进了村民增收,如邓安全家,每年养蜂的收入都有10多万元。
一棵枇杷树,为包塘村延伸出来三项产业,而这三项产业,还是生态资源相互利用,一、三产业融合和相互促进的产业。通过这融合,实现了农业的提质发展。
文记者罗成友
通讯员王稀
记者感言
农业提质并不神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而如何促进产业兴旺,农业提质是重要的路径。
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涉及到方方面面,看似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其实,也并不神秘。包塘村的枇杷产业,已在提质的道路上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提质,从产品上来说,重在提品质,提特色;从发展方式上来说,重在提机制、提科技;从市场上来说,重点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以满足结构性的需求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一、二、三产业要融合发展。而通过对传统农业进行从品种、技术乃至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融合,就会延伸出新的产业来。从一项产业中不断地融合、延伸出新的产业,就是产业兴旺。
农业提质,并不神秘。只要抓住了品种、科技、市场、机制等几个关键词,就能够做到提质发展。
记者罗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