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区三汇镇是“煤区”,镇里的经济也主要来自靠山吃山的“黑经济”。可前些年在煤矿整治过程中,全镇的10多座煤矿,均按国家相关规定被关闭。
煤矿被关闭后,经济往哪儿走呢?
“还是靠山吃山,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吃’法。”三汇镇相关负责人说。
从“黑”到“绿”换种吃法
“过去靠山吃山吃的是‘黑色饭’,如今同样是靠山吃山,吃的却是‘绿色饭’。”近日,三汇镇长胜村的雷春兵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雷春兵之前是一位煤矿老板,经营着一座年产好几万吨的煤矿。在小煤矿整治过程中,他的煤矿被关闭。
“‘黑色饭’不能吃了,得寻找另外的出路”,他说,“想来想去,得换种‘吃’法。”
雷春兵换的“吃”法,是把“黑色饭”换成了“绿色饭”。
他将村里一片320多亩的荒山坡流转过来,在荒山坡上种上了蜜柚、桃子、李子、蓝莓等七八个品种的水果,利用10多亩山坪塘养起了生态鱼,在山上兴办起接待游客的生态农庄。
“这新换的‘绿色饭’,味道还不错。”雷春兵说,如今,生态农庄每年接待的游客有上万人。
“‘绿色饭’收入也还可以。”雷春兵说,“每年接待游客吃住、采摘果子等的收入,也有好几百万元。”
清泉好水利用起来
在三汇镇康佳村,原来的煤老板李隆全,也在靠山吃山中换了一种“吃”法。
李隆全原来经营的伍家岩煤矿,年产9万吨,是三汇镇最大的民营煤矿。
2016年,他主动申请,提前将自己的煤矿关闭,“在将262名矿工妥善安置好后,我也转向了吃‘绿色饭’。”
康佳村有一座龙洞,从洞里流出的水,清澈见底,常年恒温在17℃左右。
“过去,我忙于经营煤矿,没注意到这股清泉,可是一股难得的好水。”他说,龙洞的外面,有数百亩闲置多年的土地,也是可利用的资源。
在关掉煤矿后,李隆全把西南大学的专家请来,对龙洞里流出的水进行测试,确定可利用这水,养殖高档生态鱼。
于是,他与洞外闲置土地的农户商量,一次性付清7年半的流转金,把地流转过来,办起隆全家庭农场,自己转行当上了农场主。
重庆日报记者在隆全家庭农场见到,已经建好的90多亩养鱼池里,已经养上了高档鱼。周边还有200多亩已经流转来的土地,也将种上优质水果、蔬菜等。
李隆全说,目前正在请西南大学的专家作规划设计,利用龙洞里流出的自然恒温水,建一座游泳池,配套建设可供游客休闲度假的旅游接待设施,利用周边山上的生态,布局休闲游览景点,把这里建成一处乡村旅游小景区。
“绿色饭”看来更耐“吃”
过去,这里靠山吃山吃“黑色饭”,如今还是靠山吃山,但却换到吃“绿色饭”上来。
“为保护生态,我们的煤矿产业虽然没有了,但经济发展不能停。”三汇镇相关负责人说,“绿色饭”不仅让煤老板们找到了新的出路,也让三汇镇的经济,有了新的希望。
今年以来,三汇镇不仅引导原先的煤矿老板们,从吃“黑色饭”,转型到吃“绿色饭”上来,还把全镇的经济发展重心,放到了现代农业发展上。
镇里做出规划,利用山区的绿色生态,以及重庆到广安高速公路通车后、从重庆主城到三汇的车程缩短到半小时左右的机遇,发展一、三产业融合的乡村旅游产业。
“换了种‘吃’法的靠山吃山,将会是更耐吃更好吃的一种‘吃’法。”三汇镇相关负责人说。
文/记者罗成友 艾亿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