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资讯信息
农副商城
网上互动
农产供求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时评
什么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你选择去基层吗
时间:2015-08-12 01:18:07来源:中国农资供销网作者:张虎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基层就业项目的进一步倾斜,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到基层就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共有106万余名大学毕业生志愿参与了西部志愿者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和农村特岗计划等主要基层就业项目。那么,究竟什么影响着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本文作者结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大学生参与上述基层就业项目的调查所进行的分析,不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同时也为我们如何引导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提供了思路。

  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基层治理,基层固则天下安,基层富则国家强,基层治理现代化很大意义上决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大学生是优秀青年的主体之一,他们朝气蓬勃,掌握前沿科技,是未来建设国家的生力军。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既是提升国家就业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较好地满足基层对人才的渴求,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也是锻炼青年人才的有效方式,让他们接地气,长本领,更好地实现人生发展。

  近年来,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在大学生基层就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我国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西部志愿者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岗计划成为大学生最熟悉的基层就业项目。那么,在基层就业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大学生究竟如何看待上述基层就业政策?他们参与基层就业项目的意愿如何,又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基层就业项目的满意度如何,又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呢?

  影响大学生参与基层就业的因素是什么?

  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因素有两个方面:激励因素和排斥因素。激励因素是促进和推动毕业生参与基层就业项目的因素,而排斥因素则是阻碍其参与的因素。

  激励因素主要指政策的优惠,而排斥因素则主要集中于个体层面,包括学历、性别、家庭收入、工作预期和个人能力素质等等,这些因素既可能产生激励的因素,也有排斥的因素存在。综合而言,下列因素共同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

  第一,政策优惠是激励因素中的主体,政府对于就业政策的宣传与推广到位,加强了毕业生到基层的意愿,同时,越来越多的政策优惠也增加了毕业生对于前景的良好预期,愿意参与项目。基层的广阔发展空间也成为激励更多的毕业生愿意到基层寻求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随着大城市就业竞争的加剧,生活成本升高,生活压力加大,调查数据显示接近71%的专科生,即学历较低的毕业生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到基层工作,其主要原因也在于专科生在城市中竞争力比本科、硕士生弱。毕业生的家庭收入较低也是激励因素之一,家庭收入较低,往往社会资本较少,基层就业成为该类型毕业生避开大城市竞争天花板的理性选择。另外,主动选择到基层锻炼个人能力,认为基层的的确确能够锻炼个人能力,并存在展示自己能力的空间,也是众多毕业生选择基层就业的激励因素。

  第二,排斥因素涉及到的方面较为多元,影响方向更为复杂。就学历而言,学历对于专科生是激励因素,而对于本科和硕士、博士生则更多的是起到了排斥的作用。低收入家庭的毕业生更愿意到基层就业,而家庭收入高的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在城市中立足和发展。对基层环境的不熟悉,也是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 排斥因素之一,如对语言、风俗、习惯,甚至是天气、饮食等的主观不良想象都会使得毕业生退缩。最后,基层就业项目的选拔过程注重毕业生的个人能力素质,包括学业成绩、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和基本工作技能等,项目选拔的竞争性也使得一些认为自己不够优秀的毕业生打了退堂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中激励因素和排斥因素都存在,并且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提高大学生参与基层就业项目的积极性就在于如何将能够转化的排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

  原标题:什么影响着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你会选择去基层吗

  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的状况是否满意?

  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从而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项目的评价是满意的,但是满意的程度并不高。为此,我们需要分析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中有哪些激励因素,又有哪些保健因素,以弄清楚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项目的满意状况,从而提升他们的满意度。

  激励保健理论认为,保健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安全保障、地位、薪金、工作条件、与上级的关系、监督、行政管理制度等等。保健因素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足感,但不能带来满足感。对于选择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保健因素包括基本的工作环境、项目保障、安全保障、工作待遇等。如果这些基本条件没做好,那么毕业生的满足感是非常低的。调查数据显示,处在工作基本条件较好的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工作基本条件较差地点的毕业生,并且数据还显示出大学生满意度最低的三项依次为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和项目保障,这说明政府在这些基层就业项目的保健因素上的工作还需要加强。

  激励因素包括成长、晋升、责任、工作本身、认可、成就等方面。激励因素能够为员工带来满足感并且增加工作积极性。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 激励因素中的工作任务、个人能力展示、发展空间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原因在于大学生到基层后能够得到地方领导重视,为当地工作作出贡献,充分展示了才能,一定程度上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可以看出,在激励层面,大学生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

  结合数据和理论分析,对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项目的满意度的总体评价是: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项目大体上是比较满意的,但是满意程度不高。多数大学生对于保健因素,也可称之为保障性措施和环境方面的因素满意度不高;对于激励因素,也可称之为发展性措施和机会方面的因素,大学生满意度较高。

  激励大学生到基层参与就业的措施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开展基层就业项目,促进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参与,政府应该增强大学生参与基层就业项目的意愿,提高参与基层就业项目的大学生的满意度。在增强大学生参与基层就业意愿上,有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政府应提出更加广泛和全面的优惠政策,加大优惠政策的力度,增加项目的经费补贴,对整套制度进行体系性的建设和完善,增加优惠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注重政策的落实和执行,用稳定的基层就业政策保障大学生踏踏实实、毫无顾忌地留在基层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增加激励因素,减少排斥因素,注重将能够转化的排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减小不能转化的因素的影响。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服务于群众的就业观,认识到基层就业的锻炼作用。同时基层单位可以联合学校开展活动,让学生亲自到基层工作地点参观,减少大学生对于基层的陌生感和畏惧感。

  第三,政府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对基层就业项目进行宣传和推广,使大学生能够非常了解优惠政策的方方面面,基层部门也应当主动参与到宣传的行列中来,积极与在校学生进行接触,举办论坛、讲座来加强毕业生对基层工作的认识。

  第四,完善招募机制,适当减少一些硬性的限制条件,使得项目能够面向更广大的大学毕业生。

  提升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项目的满意度应当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完善加强保健因素,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于项目的经费投入,提高大学生工作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完善项目保障,根据地区经济水平实施差异化补贴,加强检查津贴、工资的发放、到账情况。

  第二,增强激励因素,基层领导应该提高对于参与基层就业项目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对大学生加强岗前培训和工作指导,帮助刚走出学校的大学生进行角色、身份的转变,学习到应该有的技能和知识;另一方面交付给大学生有实质性内容的项目或者工作,使得大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工作积极性。

  第三,国家应当重视参与基层就业项目大学生的长期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并畅通多种发展渠道,细化完善大学生项目期满之后进行自主创业、考研(课程)究生、考公务员(课程),或是继续留在基层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让积极工作的基层就业人员有一个公平合理的上升渠道和今后就业的多种选择,真正做到使大学生没有顾虑的全心全意服务于基层、扎根于基层,并得到扎实的锻炼。

Tags:什么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你选择去基层吗
关闭】【顶部
>>相关资讯
热销产品
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