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区常见鼠种有30种,其中最重要的鼠种是黑线姬鼠、大仓鼠、黄毛鼠、中华鼢鼠、褐家鼠和小家鼠等。80年代初以来,这些鼠类种群密度逐年上升,并成为影响农业丰收和农户粮食安全储存的一个突出问题。进入90年代,全国每年受威胁的作物面积2500多万公顷,受害农户约1.5亿户;每年损失粮食在1000万吨以上。中国政府从1983年开始加强了控制农区鼠害项目的实施,并由农业部组织,在全国建立了害鼠监测网络、研究和推广综合防治技术以及常年采取春秋季大规模统一灭鼠等措施,对减少作物损失取得明显效果。本文讨论了近15年来中国农区鼠害的发生情况和防治进展,并针对种植结构的调整、生态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分析了今后农区鼠害加剧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出了可持续控制鼠害需要采取的对策:1)完善鼠情监测系统;2)推行社区统一灭鼠。3)发展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技术;4)推广抗凝血杀鼠剂全面取代急性杀鼠剂;5)加强对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及农户的培训。
一.农村鼠害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自然灾害
我国已知的100多种鼠类动物,目前对农作物构成为害的主要有30多种,其中发生面积较大,为害频繁的种类有10于种,主要是黑线姬鼠、黄毛鼠、黑线仓鼠、大仓鼠、鼢鼠、沙鼠、达乌尔黄鼠 、花鼠,板齿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等。在80 年代中期,我国农村鼠害曾严重发生,经过连续几年开展大面积灭鼠后,在80年代后期,鼠害有所缓解。但90年代以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农村鼠害再次回升,一些地区的鼠害已接近甚至超过大发生的80年代中期水平,所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鼠害发生面积扩大,鼠密度上升。90年代以来,我国农田鼠害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1990年,发生面积1665万公顷,1994年扩大到2550万公顷,1997年进一步扩展到3000万公顷,目前农田鼠害发生面积80年代末期增加80%;此外,农区鼠密度也有所上升,据全国40个监测点调查统计,1997—1998年春秋季高峰期鼠密度由80年代末的7-10%(百夹捕鼠数,下同)上升至10-15%, 部分地区甚至达到40-80%。
(二)对农作物的危害广,损失严重。粮食作物损失严重:鼠害发生较重的江淮地区、华南地区以及西南、西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作物受害一般减产3?%,重者减产5-10%,局部地区高达30%以上,有的田块甚至造成毁种或绝收。如1993年,湖南省发生农田鼠害200多万公顷亩, 仅邵阳县的一个村就有18公顷水稻失收,全村人均损失稻谷54公斤;广西贵港市一户农户损失稻谷高达1250公斤;1994?997年,江西、四川、重庆等省市,早、晚稻受害面积达,受害重的稻田减产3-5成;在安徽怀远、河北丰宁、北京顺义、吉林榆树、黑龙江杜蒙等地,大豆受害减产2-3成,重者颗粒无收,有的农民地里收不上豆子,去挖鼠洞,少者一天能得豆子几十公斤,多者上百公斤,因此,群众说: “种地的不如挖鼠洞的”。江苏宿迁、四川甘洛县的玉米受害率分别高达50%和90%。
此外,经济作物的危害日益突出。在棉花主产区,如湖北、河北、江苏、新疆等地,低酚棉(无毒棉)受鼠害逐年加重,轻者减产1-2,重者3成以上,有的地区的鼠害已超过棉铃虫的危害损失;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北方地区保护地蔬菜发展迅速,目前已达到200多万公顷,但鼠害问题对保护地蔬菜生产已构成威胁,如辽宁丹东调查,保护地蔬菜被害率为20?0%,以茄果类、瓜类和豆类受害为重;此外,甘蔗、花生、果树等经济作物也受害频繁。
据不完全统计,9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每年因鼠害造成的粮和豆类作物田间直接损失约70亿公斤,棉花上100万担,甘蔗近50万吨,加上其它经济作物,累计每年的经济损失折款达80—100亿元。
(三)农户储粮鼠害损失严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既为害田间作物,也是农舍的主要害鼠,这些鼠在农田和农舍之间往返迁移,造成“春吃苗、夏吃籽、秋冬回家咬袋子”的现象。据调查,一个农户一年损失储粮少者10-20公斤,多者50-60公斤,有的地方高达100公斤以上。我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不同程度存在鼠害, 90年代以来,每年全国农村因鼠害造成损失的农户储粮粮食到达30-50亿公斤。安徽、四川、湖南、陕西等省有的地方,由于农户鼠害猖獗,老鼠还咬伤牲畜、咬死家禽,甚至咬伤小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1993年湖南省邵阳县有130 多头母猪被老鼠咬死咬伤;1994年安徽太湖县发现几百斤重的肥猪也被老鼠咬得遍体鳞伤。
(四)鼠害回升引发农村鼠传人体疾病流行。近年了,由于农村鼠害加重,使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这些鼠传人体疾病在一些地方明显回升,而且鼠疫在部分地区也出现流行趋势。如1993年,湖北省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和死亡人数分别比1992年增加15%和25%;甘肃岷县的发病人数比上年增长三倍。1994年,1-7月湖北省的出血热发病和死亡人数又比上年同期增长122 %和90%;1-10月山东省泰安市患出血热病人数比上年同期上升1倍;湖南省去年鼠源性疾病的发病占所有法定传染病总数的17%,其中华容县就有几千人染上钩端螺旋体病,有的农民住院治病就花费几千元而因病致穷,严重者医治无效死亡。不少农民染病后无法从事正常生产,造成田地撂荒、粮食欠收、收入下降。
二.鼠害趋重的原因分析
暖冬及干旱气候对害鼠发生有利。90年代以来,我国大部地区已连续出现冬季气温偏暖1-2℃,使鼠类越冬死亡率低,冬后密度普遍比常年提高2-3个百分点;此外,春、秋两个繁殖季节干旱少雨,使主要鼠种的繁殖指数和存活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所以鼠类的种群繁殖力强,密度上升快。
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品种的更替,给鼠类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条件。随着“三高”农业的推行,土地的复种指数提高,一方面豆类、花生、甘蔗、果树等高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另一方面粮食作物早、中、晚多熟品种的穿插种植,以及保护地栽培和低酚棉面积的扩大,使鼠类的田间食源由过去的季节性、单一化走向持续性和多样化,因此,不论从食物的量或质上,都大大满足了鼠类的发育和繁殖需求。此外,作物收割不及时或收获后的粗放保管,也给鼠类的取食提供了良好条件。
耕作和栽培管理技术的改进,给鼠类创造了较好的孳生环境。如免耕种植技术的推广,减少了传统耕作活动对鼠类栖息环境的破坏,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由过去的漫灌改喷灌),有利于鼠类的孳生繁殖。此外,由于种植业的比较效益低,一些地区耕作粗放或缺少必要的秋耕冬灌措施,造成田埂地头鼠洞密布,地长期无人惊扰,加之一些地区弃耕地撂荒、退耕还湖等,也给鼠类的孳生繁殖提供了场所。
鼠类的生物制约能力削弱。主要表现在滥用剧毒鼠药和人为大量捕杀鼠类天敌,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自然控制能力削弱。近年来鼠药市场管理混乱、打击不严,特别二次中毒严重的氟乙酰胺、毒鼠强等剧毒鼠药的使用屡禁不止,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安全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华南地区人为的大量捕食蛇类,北方地区乱捕乱打黄鼬(黄鼠狼) Mustela sp. 、 豹猫Putorius sp.等鼠类天敌,这些均使鼠类天敌日渐稀少,有利害鼠种群再增猖獗。
人为放松灭鼠工作,使鼠类种群滚动繁殖。近年几年来,由于一些地区领导不重视、推广经费短缺或基层植保队伍不稳等原因,多数地方的灭鼠工作有所放松,有的地区灭鼠工作长期无人过问,多年不搞灭鼠活动,造成害鼠种群自由滚动繁殖,密度逐年累积增长。
三. 今后的鼠害发展态势及控制对策
由于上述原因,使得鼠害发生面积增大、密度上升、危害频繁,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地区害鼠种群结构的变化。从多年的鼠情监测结果看, 我国害鼠种群数量及其繁殖力趋于增长势头。从今后的气候变化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变等诸因子综合分析,预计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初我国农区鼠害将有一个发生高峰。长江流域受三峡工程的影响和后期水库水位的上升,会发生鼠类种群转移和集中危害现象;另外,随着长江、淮河、黄河等大江大河治理工程的实施(如退耕还草、还湖、还林等),亦将扩大鼠害的孳生环境。从今后的害鼠发生态势看,江淮及华南地区、西南山区、华北北部山区以及西北和东北的农牧交错接壤地带,将是鼠重发生的活跃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陕西关中、四川盆地以及黄河故道地区,鼠害发生将趋于稳定。分析目前及今后几年的鼠害形势,不但粮食作物将蒙受较大损失,而且一些地区的鼠传疾病也会加重流行。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鼠害。
(一)完善鼠害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我国地域广阔,生态环境复杂,鼠害发生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为及时掌握鼠害发生动态,目前已在全国设立40个鼠情监测网点,今后要改善监测手段,提高灾害预报能力(见图)。
(二)开展社区鼠害治理。鼠类具有较强的迁移习性,加上农村生态环境复杂,因此,靠单家独户或小范围灭鼠均难以凑效,只有开展区域性的统一治理行动,才能取得好的灭鼠效果。社区鼠害治理的主要措施一是推行统一灭鼠行动,即在一般鼠害发生区,灭鼠区域至少要在一个乡或几个乡的范围内统一进行,鼠害重灾区,灭鼠区域要求扩展到几个县、几个地区甚至全省。实践证明,开展区域性灭鼠,能提高整体灭鼠效果、降低灭鼠成本、减少人、畜中毒事故、有助于灭鼠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生态控制和保护利用天敌。生态控制的核心是恶化害鼠的生存条件,如合理安排作物茬口,早中晚作物品种规模化和区域化种植,及时收获成熟的粮食并予妥善储藏,可以断绝或减少鼠类食粮;精耕细作、减少农田夹荒地、修整田埂、中耕翻地、开挖鼠洞等,能减少和破坏鼠类的孳生繁殖场所。
(四)保护和利用猫头鹰、黄鼬、蛇、豹猫、狐狸、獾等天敌,对抑制害鼠种群增长、维护生态平衡也具有重要作用。要制定有效的法律手段,禁止乱捕、乱杀蛇类和黄鼬等有益动物,促进生态平衡,提高生物制约能力。鼠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目前还处在试验探索阶段,但生物毒素(C-型肉毒素)近年在青海草原灭鼠千万亩以上,灭鼠效果平均达91%;1992年全国植保总站在延安安排试验,对鼢鼠的防治效果在85%以上。因此,进一步扩大生物毒素的应用面积,将是今后一些地区取代化学灭鼠的有效途径。
(四)取代急性杀鼠剂。实践表明,慢性抗凝血杀鼠剂如溴敌隆、氯敌鼠钠盐、敌鼠钠盐、杀鼠迷、杀鼠灵等配制成小麦或稻谷毒饵,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或封闭式投饵技术,对农田和农舍的灭鼠效果一般在85-95%。这些杀鼠剂对人、畜比较安全,对猫、狗以及其它自然天敌引起的二次中毒程度也较轻,适宜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用。化学灭鼠的关键季节是春季(2-4月)和秋季(8-10月),具体投饵时间应掌握在春播和秋播以前的鼠类觅食高峰(繁殖前期);华南地区,也可以在冬季开展灭鼠。对一般地上鼠的防治指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3-5%为宜,北方地区以2-2%为宜;对鼢鼠等地下鼠发生区,鼠密度应控制在每公顷2只以内。
(五)强化政府行为。控制鼠害是一项特殊的防灾减灾工作,各级政府由必要增加这方面的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费投入,并安排一定的救灾资金,用于补助鼠害重灾区的应急灭鼠行动。另外要加强对鼠药市场的管理,严厉打击和取缔剧毒、伪劣鼠药的销售和使用,减少鼠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鼠类天敌的杀伤。
(六)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
Tags:中国农区鼠害问题及其治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