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盐池之所以能在宁夏9个贫困县率先脱贫“摘帽”,可以说,滩羊立下了汗马功劳。10月16日,自治区专门召开脱贫退出现场会,总结盐池县的好经验好做法。据统计,以滩羊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80%。
“白池青草古盐州”,盐池县因县内分布着大小20余个天然盐湖而得名“盐池”,在历史上,也被称为昫衍、盐州、花马池。盐池县地处陕、甘、宁、内蒙古4省(区)交界地带,自古就是西北商贸活动的“旱码头”,也是历史上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是个水草丰茂,牛羊遍野的富庶之地。
由于种种原因,曾经牛羊遍野的富庶之地、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大后方盐池县成了宁夏9个贫困县区成员之一。
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场沙化、老百姓变穷的主要原因。管不好羊,生态建设无从谈起,老百姓也就别想富起来,过上好日子。2000年,饱尝沙害之苦的盐池提出“生态立县”战略,开始全力修复生态。2002年底,盐池县率先在宁夏实行全境封山禁牧,引导农牧民把当时全县80多万只羊全部圈养了起来。通过林地间作苜蓿、种植青贮玉米等饲草料,既有效解决了饲草供应难题,也让草原的自然生态得到了修复。
封山禁牧,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经过十多年的奋斗,盐池实现了“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并相继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全国绿色先进集体”和“国家园林县城”。
生态发生了逆转,“沙漠县城”华丽转身为“国家园林县城”后,脱贫摘帽又成为盐池县人奋斗的目标。因为在宁夏22个县市区中,盐池县还是9大贫困县之一,在2014年,盐池县的贫困发生率还高达23.7%,虽然贫困发生率比1986年的75%下降了许多,但全县还有3万多名群众依然处于贫困状态。
盐池是“中国滩羊之乡”,向贫困宣战,从滩羊下手。盐池县把发展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根本出路,依托“中国滩羊之乡”资源禀赋与品牌优势,大力发展滩羊产业,先后组建了滩羊产业发展集团和乡村滩羊协会,建立滩羊肉标准体系、质量溯源体系,加强品牌保护和市场推介、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构建金融扶贫长效机制,为滩羊产业发展提供贷款支撑,促进产融结合,让滩羊产业具备了内生动力,实现滩羊产业可持续发展。
农民养了滩羊,如果卖不出去或者卖不上个好价钱,还是没有办法实现脱贫致富,甚至让农民陷入更大的贫困。酒香也要会叫卖。为了让农民的滩羊卖出去,卖个好价钱,县委书记滑志敏还主动当起产品代言人,到北上广等大城市举行品牌推介活动,为盐池滩羊找路子、拓市场。甚至宁夏的领导们也主动当起了盐池滩羊的推介“大使”,出席各种活动、会见客人时,都要为盐池滩羊“美言”上几句。
在盐池上下以及宁夏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盐池滩羊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并3次走上国家级宴会。在2016年G20峰会、2017年金砖五国峰会和2018年上合青岛峰会上,中外嘉宾们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盐池滩羊肉赞不绝口。
在发展产业上盐池县步步为营,在加大品牌推介的同时打破传统销售模式,大力发展“企业直销店+品牌专卖店+零售店+超市专柜+网络电商”的多元销售模式,将盐池滩羊销售到全国大中城市。2017年盐池滩羊饲养量达311.2万只,出栏达184.7万只,羊肉产量达2.7万吨。盐池县青山乡农民李元山说:“只要按照标准养羊,销路不是问题。只要完成收购,政府还会给我们每只羊奖补30元钱。”2018年,盐池县开展滩羊肉订单收购补助,实行双向奖补,对订单养殖农户按每只30元的标准奖补,对收购企业和商户按每只20元的标准奖补。
随着美誉度的提升,盐池滩羊的市场空间也越来越大,身价也越来越高,农民的口袋也越来越鼓,养羊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进入了良性循环。据统计,2017年,盐池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4亿元,以滩羊为主的畜牧业产值达10.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6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48元,其中养殖户的绝大多数收入都来自滩羊养殖。滩羊产业成为盐池县在宁夏9个贫困县率先脱贫的制胜法宝。
脱贫只是个小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农业农村经济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民收入,确保全县人民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为了实现这个大目标,盐池县人民已经再出发,滩羊依然是“领头羊”。
盐池县农牧局局长曹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盐池县已经结合滩羊产业发展现状,特制订出台了《滩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滩羊产业发展方向,将继续开展滩羊品牌宣传及产品推介,持续拓展盐池滩羊肉高端市场,增强以滩羊集团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品牌综合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发挥脱贫致富作用。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