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空气中仍带着丝丝寒意,在重庆万州区瀼渡镇双鸡村却是一派热闹的景象。漫山遍野的果树上,黄橙橙的果实挂满枝头,将一棵棵果树压弯了腰,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运输。“今年气温低,果子着色好,你们看这树上的多红。”果园主人程多明走进果树林中,向我们展示着丰收的果实。
程多明介绍,整个基地共有2000亩果树,一共60000棵树,其中玫瑰香橙占了六成,默科特占了四成。今年,果园建成已经是第八个年头,迎来丰产期的果园亩产近3000斤,产量达到450万斤,正值上市期的玫瑰香橙果园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收购商、采摘客。
回忆起八年前与玫瑰香橙结缘的故事,程多明感慨万千。八年前,因一直与农打交道的他感受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广阔前景,于是,借力长江生态屏障建设的东风,他将紧邻长江边的双鸡村大部分的土地流转过来栽下了柑橘树。
一开始并不懂这一洋柑橘种植技术的他,各种难题扑面而来,本以为位于长江边不会缺水,可是没想到由于地形气候条件的原因,这里的降雨量非常小。“常常是你看到不远处就在下雨,但基地这一块就是不下雨,急都急得哭。”他苦笑着说,尤其是夏季的时候,正是柑橘生长旺盛时期,需要大量水分,可是,雨水少,果园缺水导致果树干枯,落果非常严重。为解决这一难题,前年夏天,果园争取了专项资金,安装了水肥一体化管道灌溉系统,满山铺就的黑色管网从此结束了果园里一到夏天就干旱的历史,让果子喝上了“甘露”,不再喊“渴”。
程多明说,这个系统的好处还远不止于此,他为记者算了一笔生态账,通过水肥一体化管道灌溉系统,一棵成年树的化肥用量从原来的5、6斤减为一半。使用水溶性生物有机肥成本会增加20%至30%,但不会影响土质。
另外,为提升果园果子的品质,还使用了物理防控技术。记者看到每棵树上都挂着一个形如柑橘大小的绿色小球,果园技术负责人介绍,别看它小,它的用处大着呢,能引诱不少害虫,使用物理防控技术虽然比传统农药杀虫成本要高些,但种出的果实更环保、更能卖出好价钱。他说,“虽然用生态农业种植方式,成本增加了,但生态得到了平衡,很值得。”
在这个基地里,每天固定的有10多名工人务工,他们都是附近的村民,按时上下班,非常方便。陈国飞便是其一,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挑选精品果装入精品包装盒里,他说这就是他目前工作的一部分,现在干起来得心应手,非常喜欢。相比于以前在外务工好多了,现在家门口就业,每个月能拿到固定工资1000多元,够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了。
如今的双鸡村大部分土地都被流转出来,村民们不仅变成了工人,可以在基地务工,另外每年还能拿到一定金额的土地流转费。程多明说,全村土地流转费每年75万元,村民务工支出80万元,全村常年基地务工人员60人,人均增收约1万元。
经过多年发展的果园在各方支持下,水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已逐渐完善,目前,基地新建了商品化处理中心,厂房两栋,冻库4座,洗果选果生产线3条,实现了产品的初加工。在程多明的发展规划中,要让果树亩产达到8000斤,果园总产量达到1200万斤,让果子的品质不断提档升级,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