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好深化改革。充分释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红利,完善承包土地、林地经营权直接流转、入社托管、作价入股等方式向经营主体流转,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力度,采取“企业+专合+农户”“专合+农户”等发展模式,运用股份合作、保底分红、二次返利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助农增收。
(2)抓好产业发展。立足芦笋、猕猴桃、葡萄等主导产业,成片打造,在渔溪等地建成川明参基地2.5万亩,建成6个万亩示范基地、4个千亩级、10个百亩级蔬菜示范基地;在下八庙镇普济宫村建成万头巴山猪养殖示范基地,在玉山镇玉泉山建成肉牛养殖基地,辐射带动生猪、肉牛产业发展;在舞风、观音井等地改(扩)建水蛭、甲鱼、大鲵等特色水产品养殖基地3个,在茶坝镇、柳林镇建藕鱼混养基地1个3500亩。
(3)抓好生态农业。加大财政投入,给予优惠政策扶持,认真落实强农惠农补贴政策,积极引导金融、信贷、企业和社会等多方投入;狠抓标准化生产示范,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与有机产品三品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同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抓好农业抗灾防灾减灾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控、综合防治和农产品检验检疫,提高监控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严控重大疫病大面积发生。
(4)抓好招商引资。采取亲情招商、以商招商、引凤回巢等形式,用过对经营主体的奖励扶持办法,以优质粮油、芦笋、川明参、果蔬等农业主导产业为载体,鼓励各类主体适度规模经营,年内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78个、家庭农场28个、土地股份合作社10个,农业产业化企业20个,专业大户350个。截至目前,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492个。
(5)抓好信息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职业农民等参加电子商务专项培训,提高网上营销技能和水平,用“互联网+”理念来谋划、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具有标志的“产业+循环农业”、“互联网+透明农场”等新模式,形成“全业入网”“全民触网”的新格局。(陈刚柱、张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