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底,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国家出台政策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到2009年6月末,全国已有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引入各类资本47.33亿元,吸收存款131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5亿元,中小企业贷款82亿元,有效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改善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
相关阅读:我国现代银行体系初步确立
“一个居民区才一个储蓄所”
家住北京朝阳区东大桥的宋奶奶今年已经79岁了,但说起当年存钱的经历仍记忆犹新。“我1951年参加工作,当时学徒工的工资很少,吃了用了再给家里一点,自己也就不剩什么了。真正开始存钱是1975年后的事情了,当时也就是为了攒钱给儿子结婚用。”宋奶奶感慨道:“那时存钱还得到人民银行的储蓄所,第一次存钱我拿了8元,骑车两站地才到,那时一个居民区才一个储蓄所,存折上的存钱记录还是手写的。后来,家附近有了工行储蓄所,再后来,银行就越来越多,现在家门口就有银行,我一下楼就迈进银行的门儿了。”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正如宋奶奶的存钱经历一样,由少变多,由小变大。从只有人民银行一家银行办理各项业务,到“家门口就有银行”,我国银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和“成就”体现在一组数据之中——2008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5634家,营业网点19.3万个,从业人员271.9万人。其中有政策性银行3家,大型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136家,农村商业银行22家,农村合作银行163家,城市信用社22家,农村信用社4965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等等。全国平均下来,不到700人就拥有一家银行网点。
从“大一统”到现代银行体系初步确立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随意问一位路人,大家都知道存取钱业务不再是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而应该去工行、建行、农行等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概念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不再陌生。然而,形成这一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银行业走过了一条从专业银行逐步合并到“大一统”银行体制的过程。上世纪50年代至文革期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等几经建立又撤销,并最终相继并入中国人民银行,形成了计划经济时期特有的“大一统”银行体制。这一时期的人民银行充当着“信贷中心、现金中心和结算中心”的角色,承担着资金供应和货币监督任务,不但要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还要对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办理存、贷款等业务。
1979年10月,按照邓小平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要求,我国银行业迈入改革开放的历史轨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1984年,我国对这种“大一统”银行体制进行改革,于1979年恢复成立了中国农业银行,1984年成立了中国工商银行,这一时期,中国银行(601988)和中国建设银行也先后恢复成立,专业化银行体系初步确立。
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要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从此,国有专业银行开始转变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历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决策层对金融风险的高度认识。在此背景下,1997年11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从1997年至2002年重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化解金融风险,经国家批准,1998年由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所筹资金补充四家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至2001年,四家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首次实现"双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2002年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走上转变为国有控股上市商业银行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之路。中行、建行、工行和交行股改工作逐步展开,并先后完成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发行上市过程。其中,交通银行(601328)、中国建设银行于2005年率先在香港上市,2006年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又分别在香港、上海两地成功上市,开创了我国银行业"A股%2BH股"上市模式之先河,2007年,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又先后顺利回归A股市场,为"公开发行上市"这一股份制改革的重要环节画上了圆满句号。
如今,工行更是以超过8.9万亿元人民币的客户存款余额傲视全球,即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仍然实现税后利润1112亿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商业银行。
百花齐放总是春
近些年来,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发展外,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应运而生,有效发挥了服务"三农"和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壮大了金融大家庭的力量。
说到今天的"百花齐放",还要追溯到1993年。这一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国务院制定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把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等一系列重大措施。在此方针的指导下,自1994年至2008年,中国金融业建立和健全了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工并存的银行体系,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相继成立,承担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增强宏观调控、实现政府发展战略目标的使命。
1986年9月,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标志着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诞生。截至2007年末,我国共有招商银行(600036)、中信银行(601998)、民生银行(600016)、华夏银行(600015)、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601166)等12家股份制银行,营造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合作、功能互补、平等竞争的金融服务体系。
1995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在撤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在35个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之后,组建范围又扩大到35个大中城市以外的地级城市。
2006年底,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国家出台政策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到2009年6月末,全国已有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引入各类资本47.33亿元,吸收存款131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5亿元,中小企业贷款82亿元,有效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改善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
此外,近年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机构也逐步发展起来,满足了多层次、多角度的金融需求。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家,信托公司5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84家,金融租赁公司12家,货币经纪公司3家,汽车金融公司9家,金融大家庭的队伍进一步扩大。
银行:身边的"贴身管家"
如今,退休多年的宋奶奶出门买菜、逛街,不时还会发现家附近的银行"又多了新面孔",老人家柜子里的存折也添了不少新成员。"这是工行的存折,这是中行的存折,还有好几张银行卡呢。"宋奶奶一边展示着自己的存折和银行卡,一边对记者说:"现在我银行也不光是交交水电费、买点国库券了,去年家里人建议我也理理财,我买的货币基金一年就赚了8000块钱呢。"
的确,伴随着60年银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业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也不断推陈出新,从简单的存、贷、汇业务,到现在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传统银行业务模式发生重大转变,金融超市功能开始逐步显现。开到了家门口的银行已经成为千家万户的"贴身管家",加上网络银行、电话银行服务的飞速发展,足不出户也可以享受到现代银行的便捷服务。
与60年前相比,今天的我国银行业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机构种类更加丰富,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服务功能更加完善,银行作为金融主力军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国银行业正以更加国际化的姿态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Tags:农村金融现状:农商行22家 农合行163家 农信社496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