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资讯信息
农副商城
网上互动
农产供求
专家服务频道
频道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技术攻关
甘肃省探索马铃薯增产升级之路
时间:2015-09-17来源:甘肃日报作者:

-1-150Z616415L09.jpg

  粮安天下。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中央提出实施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须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巩固强化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同时,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挖掘粮食生产的新潜力,开辟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

  2013年,农业部启动实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组织育种、栽培、农机等多领域的专家和各地农业部门,统筹考虑不同区域作物种植布局、茬口安排、光温水等资源禀赋,集成^***配套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作为全国马铃薯主产区,甘肃省从2013年起开始承担西北地区马铃薯增产模式攻关牵头任务,不断探索技术集成模式,创新组织方式,创新攻关机制,在种植规模、栽培技术、机械研发上重点突破,在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上做文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机械化助力高产

  安定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总产量在150万吨左右,是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和依靠马铃薯增收最多的县区之一。2014年,我省开始在安定区落实马铃薯增产攻关模式,既对已有成熟技术进行集成^***,又针对区域性增产模式中的薄弱环节和技术瓶颈进行突破,重点开展马铃薯机种机收技术攻关。

  在安定区内官镇永安村的农地旁,记者看到,这里上千亩的马铃薯连成一片,一垄一垄整齐地排列着,一台喷药机在小型拖拉机的牵引下正在逐行对马铃薯茎叶喷药。驻村技术员王承义介绍说,这里是马铃薯增产模式攻关旱作核心示范区,已经实现了从种到收以及施肥、防病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长期以来,灾害性天气几乎是安定区马铃薯产业无法跨越的一道坎,干旱时减产,雨水太多又导致马铃薯晚疫病蔓延。“在10年当中,基本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年份只有6到7年。”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安磊说。针对这种情况,我省在安定区推进马铃薯增产模式攻关之初,就制定了适合不同气候及土地条件下的种植模式,并将全区种植区域划分为旱作农业区和灌溉农业区。旱作区主要栽培模式为黑色全膜双垄垄侧栽培和黑色地膜单垄双行微沟垄侧栽培两种模式。灌溉区主要为节水喷灌和膜下滴灌两种模式。

  今年,经过夏季的多雨期之后,安定区遇到了罕见的秋旱,8月份滴雨未见。“土豆是适应冷凉气候的作物,在生长的后期,块茎膨大需水量较大。”安磊说,“今年这种气候,对于马铃薯来说就属于极端天气了。”

  “我们之前看到永安的旱作核心示范区,采用的是单垄单侧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适合无法实现灌溉的‘靠天吃饭地区’。”安磊介绍说:“通过全程机械化种植,即使是遇到极端天气情况,以往大幅减产甚至是绝收的种植区至少可以实现减产不减收。”

香泉镇的马铃薯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基地,地处全区水肥条件良好的区域,是一个通过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集成配套高端品种、农机农艺深度打造的精准化管理绿色高效生产模式示范基地。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种薯企业等产业化经营为主体,建立了5000亩原种扩繁基地,由5家种薯企业负责经营。

  在这里,除了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与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实现了结合以外,基地配套的大型农机具实现了整地、施肥、播种、起垄、覆膜、喷药、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使马铃薯标准化、集约化种植水平大幅提高。

  “马铃薯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目标是亩产1.5吨以上,而经过两年的实践,在香泉镇这样的马铃薯适宜生长区,核心示范区的产量已完全超过了目标,达到了每亩3吨。”安磊说。

关闭】【顶部
>>相关资讯
热销产品
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