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资讯信息
农副商城
网上互动
农产供求
专家服务频道
频道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技术攻关
推进大农业发展 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时间:2018-06-07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佚名

  央广网北京4月19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4月18日,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之“生态系统固碳”项目群系列研究成果,以专辑形式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本次刊登的研究论文成果共7篇,全面、系统地报道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响应,量化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强度和空间分布,以及生物多样性和大尺度养分条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根据研究成果,2001-2010年期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201百万吨,并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碳汇角色,相当于抵消了同期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森林生态系统是固碳的主体,贡献了约80%的固碳量,农田、灌丛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在固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重大生态工程,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草工程、长江和珠江防护林工程等,以及秸秆还田等农田管理措施的实施,为固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国祥认为,中科院的研究成果,为验证和发展相关的生态学基本理论、评估生态系统对未来环境变化的响应提供了基本数据,并将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愿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国祥:我们看到中科院发表了这个成果,充分证明通过大农业的发展,能够缓解由于工业化、人口增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再一次表明,在我国虽然农林牧渔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2017年已经下降到不足8%了,未来还会进一步下降,但是农林牧渔在生态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会进一步的凸显。

  这就要求我国在全面现代化的时候,一定要把农业农村突出出来,把生态建设突出出来,就要求在国家财政资源分配、国土规划的时候,要守住耕地、湿地、林地红线,政策倾斜上要进一步加大天然林保护工程,农业也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通过政策干预和鼓励性的政策,应该来说,我们还会进一步发挥大农业发展在生态循环方面的优势,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气候问题已经是全球民众关注的话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多个国家都在采取措施,并且有了相关的协定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做出了很多承诺,也在积极探索。

  李国祥认为,中科院的该项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它不仅为“美丽中国”建设助力,也为人类干预促进生态系统碳吸收提供了新的见解,为正在经历类似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而且非常重要的是,将为今后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提供重要的支撑。

  李国祥:现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式,一种是通过人工干预,各个国家采取切实措施固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另一个就是通过一些体制机制,例如碳汇,让多排放碳的向少排放碳的或者固碳成绩比较大的国家和地区给予生态补偿,还有国际的合作,比如签订协议,对碳排放和碳吸收施行配额管理,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碳排放是相对固定的,这是全球气候治理目前的大的体系。

  我国已经承诺并参与了全球的应对气候变化,碳汇交易在一些地方也在试点,这就涉及到谈判,根据监测碳排放以及固碳效果,建立补偿的机制。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进行,但是根据中科院的研究,我国通过治理,生态林地、湿地、草地等与生态建设,包括治沙等,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所以一方面,中国建设用地确实越来越多,确实存在碳排放增加的可能,另一方面我们又增加了生态建设,固碳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参与国际谈判,以及怎样参与甚至主导全球的治理体系,以及应对气候的变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Tags:推进大农业发展 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闭】【顶部
>>相关资讯
热销产品
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