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蔡茂楷
福建是全国著名的产茶大省,2017年,毛茶产量45.2万吨,产值235亿元,毛茶产量和产值位居全国第一。茶产业作为福建七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在福建现代农业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在竞争激烈的茶市场里,福建茶产业能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和省里大力推进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福建省农业厅厅长黄华康表示。
为构建完备的茶产业技术体系,近年来,福建各级农业部门围绕品质提升、品种引领、品牌打造三大着力点,按照全产业链路径,强化现代科技体系对茶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预计今年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将超千亿元。提升品质,对接市场质量需求
“茶叶作为非生活必需品,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必须在品质上设定更高的标准,让人们喝得放心。”福建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许惠霖说。
为切实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福建以“6+1”模式开展生态茶园建设,修复生态,实现茶园开发控制在生态承载能力之内。在茶树行间种植百喜草和圆叶决明,在梯壁种植印度豇豆,在水源比较好的地方尝试进行紫云英绿肥的种植等,完善茶园土壤管理。
同时,福建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创新研究,在福安等重点茶区推广双品种芽期搭配,调控茶小绿叶蝉技术;永春试验站则利用当地野生植物枫杨自制剂防治茶小绿叶蝉,漳平试验站开展实施金龟子大孢绿僵菌防治茶角胸叶甲的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2017年第四季度,福建省农业厅抽查检测茶叶合格率100%。永春县开展茶叶安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示范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示范面积达2300亩,建立了茶叶产品从田间管理、制作加工到出厂的全程监管平台。
为在不同茶产区不同茶类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福建还加大了技术研究力度。研究白茶萎凋过程中的水分散失,以及白茶压制工艺对品质的影响;研究高花果香红茶与本地红茶的拼配技术,为红茶市场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种类;针对乌龙茶,开展了微波、红外线醇化提香技术与微生物发酵相结合的复合加工技术研究。
开发多样化品种,满足多元化需求
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每隔几年,时尚茶品就会产生变化。在福建,从早些年安溪铁观音雄霸市场,到后来的武夷大红袍一枝独秀,再到福安红茶、福鼎白茶备受追捧,消费者的偏好一直在变,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元。
为让新品种引领市场,福建省农业厅建立了茶树品种省级区试与示范。仅2017年,就在福安、武夷山等茶区对10个新品种(系)开展省级区试与示范,推广金牡丹、黄玫瑰等茶树高香优质新品种1000亩。开展茶树种质资源筛选鉴定,调查茶树种质资源100个幼龄期主要田间生物性状,完成300余份茶树种质资源的叶面茸毛密度性状调查。
此外,还展开福建审(认)定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分析41个茶树品种并与浙江、广东的64个茶树品种进行群体结构比对,筛选出以福云6号、霞浦元宵茶为代表的两个早生群体种。开展金钱、铁罗汉、北斗、水金龟等种质的品质试验,试制了相关样品,并进行了样品感官审评鉴定。
茶园土壤研究是培育茶叶新品种的基础工作,针对福建大面积茶园土壤酸化现状,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茶园土壤酸化机理,探索茶树、肥料、及不同措施对茶园土壤酸化贡献率。在施肥方面,从2014年起,在寿宁县开展试验,研究不同的施肥方法对茶叶生长及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推广新模式,适应消费新变化
为实现茶叶全产业链产值千亿元目标,福建延伸茶产业链条,在电子商务、品牌构建、茶旅融合方面加大了推广力度。
开展新型电子商务模式研究,依托安溪八马茶叶企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跟踪分析花草茶、普洱茶、绿茶、乌龙茶、红茶等线上销售情况,并将各类茶叶的网络市场占有率、销售趋势分析等,提供给省内主要电商企业,作为市场决策依据。2017年,全网茶叶销售额达79亿元,比2016年增长11%。
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依靠茶庄园开发新型茶叶扁平化销售模式,福建推出企业专属定制茶,把客户请进来,实现对客户的专属生态茶园无缝连接,这一业务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
福建还探索发展生产加工、文化推广、庄园休闲相结合,融生态、文化、旅游、体验为一体的现代茶业产业园建设。在武夷山、安溪等主要茶区,茶业旅游休闲已初具规模。依靠茶庄园开发新型销售模式,推出的企业专属定制茶业务受到众多消费者欢迎。
在新兴的茶旅试验县泰宁县,茶业企业生产基地纷纷对上世纪60年代石砌旧厂房、办公楼和宿舍楼进行全新设计与装修,依托福建最高峰白石顶、大龙乡田园风光等资源,民宿周围果树、鱼塘、稻田环绕,瓜果飘香、鱼米丰收的立体茶文化庄园,正成为旅客的青睐新地。
Tags:让技术融入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