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
旗下网站·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农副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资讯信息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消费指南
农产知识
农网导航
农产技术
市场信息
管理机构
农户农企
贴身宝贝
流通单位
科教单位
媒体单位
服务单位
三农专题
三农专题
新农合
家电下乡
一村一品
大学生村官
新农村
万村千乡
金农工程
农村合作社
农副商城
粮油茶糖
蔬菜果品
水产肉蛋
副食调料
特种养殖
药材烟草
蜂菌酒饮
地方特产
花卉林木
特色种植
棉麻丝绒
皮毛畜禽
饲料饲草
经济作物
打假维权
网上互动
农产供求
农产商家
招商招标
生活用品
致富项目
书刊音像
会展服务
专家服务
推广服务
人才服务
策划服务
行业报告
农产博客
农产论坛
三农内参
农产供求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供应信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信息
会展信息
人才信息
资讯信息
专家服务频道
专家在线
专家信箱
专题咨询
专家言论
顾问服务
企业诊断
技术攻关
危机服务
频道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企业诊断
青啤de短板何在?
时间:2010-07-15
来源:
作者:
【
大
中
小
】
青岛啤酒通过产业整合联动资本运作,体现了当今产业时代一个产业领袖型企业走向成功的典型模式。但是目前青啤的盈利能力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影响了再融资的效率,收购的企业较多,战线较长,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管理人员的缺乏,将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因此,青啤仍处在粗放式经营时代。
「产业扩张篇」
从"发展战略混乱"到"外延性的粗放扩张",再到"内涵式的做大做强",青啤的产业扩张之路正有条不紊地铺开,扎实的产业基础无疑是青啤成长的最重要元素。
〖频繁换将,战略混乱〗
青啤自1986年达到10万吨后,多年徘徊不前,行业地位岌岌可危。最终,青啤选择股份制改造来转换经营机制。1993年7月青啤H股在香港、8月A股在上海先后上市。
遗憾的是,上市后的青啤并没有发挥国际公众公司的优势。1993年到1996年,短短3年内青啤管理层频繁变动,使本来就极不适应转轨时期的青啤发展战略混乱。直至1996年青啤竟然还没有自己的销售公司。 1995年,青啤终于跌下自豪已久的"啤老大"宝座,屈居燕京和中策之后。
〖彭作义的外延扩张〗
1996年6月,决策能力突出的原青岛市计委主任李桂荣出任青啤董事长,擅长营销的彭作义出任公司总经理。青啤的变革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1997-2001年,青啤实施"外延性扩张战略",以低成本迅速扩张企业规模,业界称之为"彭作义时代".其中1999-2001年青啤的全国扩张势头尤其迅猛,3年内共发动收购36起。最为典型的是2000年8月,青啤在10天里一口气收下了3家外资啤酒企业——上海嘉士伯、北京的五星和三环。东征西伐、跑马圈地的结果是青啤在全国控有43家子公司,率先完成了全国战略布局,并引领了国内啤酒行业的大整合。青啤也从山东的一家地方企业成长为全国性企业集团。
1999年,青啤重新登上啤酒业头把交椅。
粗放型扩张的后遗症
然而,2001年前"良莠不齐、大小通吃"的粗放型扩张虽然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但并不意味着企业效益的提高。
过快过频的并购活动,大大增加了青啤的财务压力。啤酒厂的数目于短短数年间增加约10倍,公司利息支出(高达1亿多)及折旧(2001年达6.3亿元)显著上升。加之青啤无法像其竞争对手燕京、雪花等,有母公司如北京控股、华润创业的强大后盾拨款支持并购,而是独力承担,导致银根日紧。
收购后付出的巨额整合成本未能使利润同步增长。青啤的收购目标一般是破产或濒临破产、基本丧失生存能力的中小企业,虽然收购成本低但改造费用高,公司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因此急剧上升。而被收购企业对产销量贡献大,对利润帮助很小。由于子公司一度"1/3盈利、1/3持平、1/3亏损",青啤净利润甚至呈下滑趋势。
此外,青啤一味增加市场渗透率,缺乏扩展市场的策略,被收购企业零散于全国各地,整合度差,整体效率低,无法提供实质效益。甚至2001年A股增发后,年底公司即发出预测业绩无法完成的公告。
引入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后,青啤更成了股东财富的毁坏者。以2000年为例,仅从财务角度看,青啤当年营收37.7亿、净利润2.1亿,几项指标都不错。但实际上,只有利润超过股东所投入的资本成本的余额,才是股东的投资收益,这就是"经济增加值(EVA)"的内涵,它等于会计利润-税收-资本(债务和股权投资)成本。而据计算,青啤2000年的EVA竟然是-0.8亿元,这意味着从经济意义分析,青啤非但没有创造财富,反而是在毁坏股东的财富。
〖金志国的内涵式发展〗
备受市场质疑的青啤再次面临战略调整。2001年金志国出任青啤总经理,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型,从"单纯收购"向"收购整合"转型,从"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型。
青啤开始转向,从单纯依靠资源、追求数量、做大规模,转为依靠品牌和技术,加强企业的系统整合,追求质量,培育核心竞争力来做强企业。投资重心从规模转移到人才、管理、技术、网络、品牌、文化等方面,如建立事业部、在子公司推行青啤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抓质量、强调财务控制等等,收效巨大。
2001年年底,青啤出手9600万元收购南宁万泰啤酒。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青啤以参股30%控制了万泰近8亿元资产的经营管理权,实现了"以最少的资金控制最大的资本".同时,青啤首次以下属区域子公司——华南投资有限公司而非惯用的总公司名义出面收购,让我们体会出青啤已悄然推进内部组织架构的改革。
2002年青啤又陆续收购4家企业,最有创意的是收购厦门银城啤酒。青啤暗中委托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欧美投资公司"(与青啤总部同楼办公)以较低价格竞拍拿下该厂,随后转给青啤。此番委托第三方举牌收购表明青岛啤酒"购并技巧及财务意识"大大提高。
通过产业扩张,青啤目前在17个省市拥有48家生产基地,总生产能力达380万吨。
巩固国内龙头地位的同时,青啤更确立了"进入世界前十强"的目标。
日本四大啤酒集团之一的朝日是青啤的首家国际合作伙伴。1997年双方投资的深圳青岛啤酒朝日公司,是中国目前最现代化的纯生啤酒生产企业,占领华南40%以上市场份额,发展势头良好。
2002年4月,青啤成功登陆台湾市场,成为第一家直接进入台湾市场的大陆啤酒品牌,并以7.5%的市场份额位居台湾进口啤酒销量之首。
2002年10月22日青啤又与世界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美国安海斯-布希啤酒公司(AB公司)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向AB公司定向发行7年期、总金额为14.16亿港元的强制性可转换债券。
当下,青啤正谋划构筑国际市场"金三角",在美国、欧洲、东南亚三大市场建立起三足鼎立的国际市场架构。
「资本运作篇」
青岛啤酒的资本运作之路并不平坦:先天不足的改制上市、迫不得已的回购计划、雪中送炭的A股增发、开创先河的定向转债。目前,青岛啤酒的资本运作渐入佳境,在与产业扩张历经多年磨合后,终于开始联动发展。
〖先天不足的改制上市〗
1993年青啤进行股份制改造,并顺利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然而本次改制上市也埋下了阻碍公司发展的若干隐患。
股本结构不合理。由于缺乏经验和历史条件所限,青啤改制时股本设计太大,相当规模的非经营性资产如职工宿舍、辅助性生产设施及商标土地使用权等经评估折为国有股,公司股本增加太快,盈利摊薄。青啤因业绩不达标,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失去了市场再筹资能力。
规模庞大,质量不高。整体上市后,青啤总资产迅速增加,但其中沉淀了近10亿元的不良资产和不生息资产,直接摊薄收益;16亿元之巨的募集资金也超出了青啤当时的发展能力,无法实现预期的投资回报。
股份制改造不彻底。整体上市使青啤承担了本应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近千人的离退休职工和大量富余人员需要安置。主观上公司经营机制转换不彻底,内部管理也未遵循市场化原则。1997年青啤集团成立,但仅拥有青啤国有股的管理权而非所有权。集团内部既无现金流,也无资产运作能力。"虚设"的集团公司对青啤的发展爱莫能助,青啤只有独力前行。
投资者实际投资成本过高。由于青岛啤酒是首家境外发行企业,青啤H股在香港初亮相就受到狂热追捧,结果套牢大批投资者;而A股认购的实际成本接近13元,股价长期在实际成本价下运行,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及后续资本运作计划。
〖迫不得已的回购计划〗
苦于不良资产庞大、股本结构失衡、资金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下滑,公司遂于1998年聘请君安证券为其设计整套重组方案,虽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未能实施,但其中的H股及国家股回购方案当属国内资本市场的创新之举。客观分析,如果政策环境宽松,青啤在1999年能真正实施股份回购计划,一口气解决股本结构问题、剥离低效及不良资产、做实集团公司,青啤当早可轻装上阵。
直至2000年,青啤与集团公司先后两次实施小规模的资产重组,剥离了部分不良资产约6000万元,但对公司如杯水车薪。
〖雪中送炭的A股增发〗
历史问题既未能解决,跑马圈地的资金压力又接踵而至。恰逢2000年6月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暂行办法》,在确认符合增发条件后,青啤仅用半年时间便完成增发全部工作。
2001年2月,公司以7.87元/股价格增发A股1亿股,实际募集资金7.6亿元。
增发犹如雪中送炭,不仅缓解了公司的财务压力,更是其继续扩张的重要保证,增发资金主要用于收购三家外资啤酒企业——上海嘉士伯、北京的五星和三环,收购外资啤酒企业不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更改变了啤酒市场格局,巩固了青岛啤酒的龙头地位。
值得称道的是,青啤在增发时充分兼顾了A股新老股东的权益:一是老股东可享受30%的配售权;二是在网下询价可超过8元的情形下,公司主动将发行价调低至7.87元,比市价折让19%,故在股市大跌时仍获25倍的超额认购,显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上市后A股股价也较为稳定。
〖开创先河的定向转债〗
2001年下半年金志国出任总经理后,青啤及时产业转型,放慢外部扩张步伐改为进行内部整合,并确立了国际化的宏伟目标。青啤终于走出了产业、资本扩张步伐不协调的阴影,2002年青啤与AB公司的战略联盟,堪称产业与资本同步扩张的经典之举。
正当青啤增发资金所剩无几时,AB公司正谋划开拓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有9年合作历史的双方一拍即合,于2002年10月22日签署战略投资协议,青啤向AB公司定向发行7年期、总金额14.16亿港元的强制性可转换债券。2003年7月2日,AB公司将价值28080万港元的第一批债券转成青啤6000万股H股,占转股后总股本的5.66%.
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外资并购、金融创新的经典案例。
(一)委托表决权保证了国有控股地位。协议规定,第三部分债券转股后的表决权将信托给第三方受托人,受托人应绝对按照国有股股东的指示行使表决权。因此,AB公司股权在7年内即由4.5%分期增至9.9%、20%、27%,享有的表决权将不会超过20%.国家股东实际控制的表决权则仅由40%减少至37.6%,仍处相对控制地位。
(二)优先认购权维护AB公司的持股比例。由于转股期限最长可达7年,为避免青啤在此期间发行新股导致AB公司股权稀释,青啤授予其反稀释权,可优先认购相应H股股份来维持持股比例。结合AB公司9年持有青啤H股的历史及其中国战略考虑,可以确信AB公司战略持有青啤股份意在长远。
(三)高溢价、分期转股方式充分保护原投资者利益。根据协议,青啤发行的三批转债到期可转为H股,实质是向AB公司定向增发H股。但与直接发行相比,分期转债可延迟股权稀释速度,充分保护原股东的权益。
与一般强制转债的低转股价格不同,青啤转债明显高溢价,即便与2003年中报每股净资产3.09元人民币相比,转股价有40%~50%的溢价空间,与当时H股市价3.5港元相比,转股价有30%的溢价空间,H股股东当然有绝对收益;A股股东也会因转股后每股净资产提高和公司盈利前景改善而获益,显示AB公司对青啤老股东的善意让利,及充分认可青啤的潜在价值。
(四)强制转股和利息返还安排保证青啤的财务稳健。与内地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均未设置强制转股条款不同,青啤创新地安排了强制转股条款,避免到期兑付给公司制造财务压力。同时,三部分转债的票面利率分别为0%、2%、2%,且后两笔转债利息在转股后将全部返还青啤,实际是不计利息。三部分转债全部转股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显著下降,资产结构改善的同时股权结构也得到优化。
(五)不竞争承诺、人事安排及技术援助条款确保青啤独立高速发展。考虑到AB在美国本土的较高市场占有率和控股的百威啤酒在中国的发展势头,投资者担心青啤品牌受到影响。故协议安排了不竞争承诺、人事安排及技术援助条款,确保青啤和百威两大品牌的独立发展。
不竞争承诺条款使青啤与AB在国内市场建立起排他性联盟,但双方独立进行的投资业务不受限制,青啤仍可继续整合国内啤酒行业资源。
从人事安排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转债转股后,AB共可提名2名非执行董事和1名监事进入青啤,但不会影响公司的战略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2003年8月13日青啤的临时股东大会已接纳了AB推荐的1名非执行董事和1名监事。
青啤更可藉此获得AB提供的技术援助,分享其全球"最佳实践"方案、引进战略发展、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加快公司的国际化进程。
此外,AB还承诺向青啤提供其它方式的额外融资,为青啤的行业整合行动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企业家篇」
杜拉克曾断言:"企业家是革新者,是敢于承担风险的、有目的地寻找革新的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开发利用机会的人。"
〖张扬彭作义——开始运作市场〗
虽然彭过于强调购并数量、导致短期效益欠佳;但客观评价,如果没有彭倡导的购并理念,没有他率领青啤掀起的重组大潮,也许今天的啤酒行业还不会出现如此深刻的格局调整和行业整合。
以并购手段迅速扩张产业规模的战略定位,是彭作义对公司发展的独到理解——要发展,必须先跑马圈地占领足够资源。而配合产业扩张的"大名牌发展战略"中最引人瞩目的有两点:一是分档次的品牌系列化;二就是名牌效应下的购并重组。
借助公司尚充裕的现金(未使用完的上市募集资金)和青啤的名牌效应,在胆略过人的彭大将军指挥下,青啤从1997年开始迅猛突进地产业扩张,直至2001年才告一段落,青啤的品牌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从1996年的33.42亿猛增至2002年的75.83亿元。
2001年夏,为市场耗尽心力的彭不幸逝世。
〖低调金志国——实施内部整合〗
继任者金志国一改彭的张扬风格,金领导下的青啤沉默与务实。在内部整合的同时,公司仍进行适度的产业扩张,只是更注重收购对象的质量、战略意义和收购方式的机智多变、财务手段的灵活运用。
同时,内部整合的最重要环节——管理被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公司重金聘请洋专家,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咨询,首先就是组织架构重组。公司开始实施"战略管理"概念,即总部是战略发展和资源配置中心,突出战略研究和宏观调控;事业部是区域管理中心和利润中心;生产厂是质量和成本控制中心。此外还包括"流程再造"、"激励机制"、"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流程重组。
与AB结盟后,青啤将引入AB的战略管理、品牌整合、口味一致性、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等四大支持,完善管理机制。
「发展短板篇」
管理学著名的木桶理论,就好像联合国安理会的一票否决,残酷,但却一目了然。现实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就必须取长补短。因为管理不相信"特长生".
目前,青啤战略布局中最重要的短板是:公司盈利能力与同行业相比始终处于下风。而这,主要是受以下因素制约。
1.贷款利息负担大
因大规模的收购兼并式扩张使公司流动资金短缺,公司一直处于高额负债经营状态。因此公司负有28亿元的银行借款。2002年银行借款占公司资产总额的31%左右。巨额负债使公司每年有1.3亿的利息支出,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而同行业其它公司如燕京啤酒、惠泉啤酒等银行借款只有3~4亿,利息支出仅两三千万。
2.固定资产投资大
2000至2002三年间公司经营活动取得现金流入为19.7亿元,但仅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就高达19.6亿元。目前公司固定资产高达89.4亿,每年折旧费用高达5亿元之巨。
3.销售费用支出大
正常情况下,酒类行业的销售费用支出与销售收入是成正比关系,主要是广告费、运输费和销售回扣三部分与销售收入同比增减。
青啤的销售费支出占收入的比率为16.29%,远远高于燕京啤酒的7.75%和惠泉啤酒的6.48%,较为异常。此外,公司每年投巨资于广告,2002年广告费支出已然3.8亿(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5.48%),远远超过燕京啤酒的0.55亿(仅占销售收入的1%)和重庆啤酒的0.22亿(占销售收入的1.55%),这是青啤销售费用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而由于公司销售网络铺设太广,产品的运输费用在销售收入上升的情况下也持续上升,2002年达2.3亿元(占销售收入的2.6%),而燕京啤酒仅支出0.4亿元(占销售收入的0.73%),重庆啤酒仅支出0.29亿元。
4.管理成本迅速上升
青啤因下属子公司众多,管理队伍庞大,员工队伍更相当可观,人工成本开支巨大(2002年度仅人员工资支出就达5.35亿)。由于公司收购兼并不少各地啤酒企业,基本上有安置原企业员工的承诺,故青啤的管理成本急剧上扬。这也说明青啤应逐步进行内部调整,理顺管理架构,减除冗员。
因此,青啤目前是精细化运作的重要时期,无论产品经营、人员管理、技术引进、资产优化等方面都需要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与国际知名公司相比,青啤目前仍处在粗放式经营时代,这也许需要青啤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彻底改变。
Tags:
青啤de短板何在?
【
关闭
】【
顶部
】
上一篇:企业诊断药方是否真能奏效 很
下一篇:松下亏损给我们的警示
>>相关资讯
热销产品
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娱乐资讯
友情链接:
中国工信部网
中国商务部网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
福瑞通气调库
更多>>
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
网站帮助
|
网站简介
|
农网大全
|
网站地图
|
企业推广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fcp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8005977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05号
联系邮箱:nfcpgx@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392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