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了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的麦农合作社和种麦大户的规模经营、技术和政策需求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麦农合作社;种麦大户;制约因素;政策建议
为充分发挥麦农合作社、大户、企业及技术人员在小麦生产经营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联合其他研究室及试验站分别在江苏省、安徽省、河北省和山东省组织召开“小麦种植大户、合作社及企业市场、技术及政策培训会”。培训会后我们对会议代表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251份,其中种麦大户占57%,麦农合作社占43%,基本反映了麦农合作社和种麦大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技术政策需求隋况,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一、麦农合作社和种麦大户发展特点
1、合作社负责人和大户多为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文化素质较高。从年龄结构看,3O—s。岁的中青年人占调查总数的82%,是麦农合作社和种麦大户的主体。从受教育程度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95%,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8年,明显高于73年的全国平均水平。在种麦大户中,有一部分是兼业户,主要兼营养殖业、运输业、建筑业gin务业等农村二、三产业。由于合作社负责人和大户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使得其对新品种、新技术比较易于接受,目前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松深翻、精量半精量播种等重要生产技术应用普遍,有的大户还与当地科研;}口技术推广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2、麦农合作社陕速发展,带动农户能力不断增强。总体来看,我国养殖业合作社发育相对充分,在种植业内部,由于蔬菜、水果等商品率较高,市场风险较大,在竞争中比较容易形成合作,蔬果类合作社发展也比较快,而粮食类合作社由于商品率低发育相对缓慢。但通过此次调研发现,目前麦农合作社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平均每个麦农合作社拥有成员达到321个,带动农户最多的合作社成员达到5800个,而2003年全国平均粮食类合作社成员仅为44个,目前麦农合作社的组织规模、带动能力和影响力都已显著增强。
3、麦农合作社组织类型多样,提供服务内容丰富。麦农合作社的组织类型主要包括能人大户带动型、政府或农技部门牵头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其中能人大户带动型所占比重最大,占72% ,政府牵头型占16%,龙头企业带动型占12%,这说明农民牵头领办的麦农合作社占据重要地位。此外,合作社提供的服务内容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生产信息服务、生产资金借贷、生产技术服务、化肥等农资服务、机械化服务、灌溉服务、植保服务、产品销售服务等等,这些服务均无偿提供给合作社成员,直接带动社员增产增收。目前我国粮食类合作社发育时间不长,规模较小,且合作社之间的合作较少,因此未来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很大的发
展空间。
4、种麦大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达地区规模化程度较高。据调查,2011年江苏省种麦大户的户均规模为914亩,2012年扩大至1000亩;山东省种麦大户的户均规模由487亩扩大至683亩;安徽省种麦大户的户均规模由736亩扩大至818亩;河北省种麦大户的户均规模由317亩扩大至448亩。土地经营规模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如江苏省农户承包地流转比例已达70%,调研大户的户均种植面积已达1000亩,规模最大的达到15000亩,80%以上的种麦大户参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程度明显高于河北、山东等省。并且为促进土地流转,江苏省还给予流转l亩土地300元的特殊补贴支持,对推动土地规模经营起到了重要作用。
5、种麦大户提高了小麦单产和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显著。从小麦单产水平来看,2011年种植规模低于100亩、处于100~1000亩、l000~2000亩和2000~5000亩不同规模种麦大户的平均单产分别为478.4公斤/亩、482.3公斤/亩、492.5公斤/亩和503.6公斤/亩,即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单产水平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时种麦大户的出现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此外,规模化经营为种麦大户带来可观的种粮收益,2011年规模低于100亩、处于100~1000亩、1000~2000亩和2000~5000亩种麦大户的亩均总收益分别为883.5元、986.6元、994.4元和1003.8元,即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备组的亩均总收益也有所增加。
二、当前麦农合作社和种麦大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调查发现,麦农合作社和种麦大户在生产取得较好收益的同时,在发展中也面临许多问题。特别是大户由于经营规模大,商品化程度高,要素投入的货币化程度更高,往往面临一些特殊的困难。
1、资金严重短缺,制约大户扩大生产规模。资金严重短缺是合作社和大户面临的首要困难,特别是大户在生产规模扩大后,资金投入增加,如购买种子、化肥、农药,添置农机设备,农田整理投入、晒谷场地和粮仓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调查中合作社和大户借贷资金占总资金的40.2% ,借贷资金主要用来购买农机具(33.9%)和化肥(31.9%),只有6%获得过国家的财政支持,只有10%获得过低息贷款等金融支持。由于种粮的生产收益低、周期长、风险大、资金占用时间长以及没有可抵押的固定资产,农村基层金融组织都不愿为农民提供贷款,而政府的资金扶持又比较少,因此合作社和大户能够获得的借贷资金非常有限。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合作社和大户发展壮大的瓶颈。
2、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气候条件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自然灾害对小麦产量起决定性作用。而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散经营,造成原来主要由村集体承担的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薄弱,致使小麦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调查中,认为目前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困难,比重最高的就是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占33.9%。问题主要集中在:农田水利设施陈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田间道路状况差,限制农业机械的使用;排灌设备老化,有效灌溉面积下降;缺乏大容量的储存仓库、晾晒场地等储存设施等。农田基础设施落后,降低了种植效率,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从而制约小麦生产发展。
3、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使规模化经营得不到全方位支持。调查发现,种麦大户都希望政府能够在生产资料购置、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土地流转协调、生产资料价格控制、粮食生产和加工、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市场信息的提供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而且也需要能够为种麦大户提供服务的专业组织。特别是对科技服务需求迫切,虽然各地已建立基层农业综合服务部门,但大部分服务主要是销售种子、化肥、农药等,真正对农户免费提供技术培训、病虫防治等公益生服务并不多。调查中,参加过技术培训的农户很少,多数农户一次都没参加过,获得科技信息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或到农技推广部门咨询,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户发展。
4、生产成本上涨较快,种麦收益不断下降。近年来,小麦种植成本明显提高,种子、化肥、机械作业、排灌等费用上涨尤为突出,2011年河北省小麦生产总成本(除人工)平均为620元/亩,比2010年增加近200元/亩。生产成本上涨导致种麦收益不稳定,甚至不断下降,2011年河北省小麦亩均净利润平均为202元/亩,比2010年减少97元/亩。调查发现大户虽然取得了较好的规模效益,但与种植经济作物、养殖业、加工业相比,经济效益仍然偏低。一般种植小麦的亩均收益多为几百元,而种植大棚蔬菜亩均收益可达上千元,差距较大;即使与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相比,收益也是最低的。同样受种麦效益影响,麦农合作社发展比较缓慢,合作社之间的合作更加困难。
5、规模化生产中土地分散,难以形成集中连片种植。调查发现98%的种麦大户土地均没有集中连片,即使在规模经营已相对较好的苏南地区,土地细碎化程度仍然很高,种麦大户的户均耕地块数达到28块,一位耕种15000亩小麦的农户土地块数达到40多块,耕地在l一2块的农户比重非常低。由于土地细碎,导致交通不畅,从而影响小麦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这直接制约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此外,流转后的农田多未经过统一平整改造,小丘田、高岸田、低洼田还很普遍,田块高低不平、大小不均,不便于机械化作业,影响规模化生产效率。
三、政策建议
扶持合作社和大户发展是保证小麦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推进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有效手段,是推动科技应用、结构调整、农民富裕的重要措施,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合作社和大户仍面临诸多问题,应采取措施扶持其快速发展。
1、不断加大对合作社和大户的补贴力度。鉴于小麦种植收益过低,在国家现有的和新增的合作社扶持资金中应优先向麦农合作社倾斜,在现有补贴资金中应优先向种麦大户倾斜。例如,大户购买大中型农机具应适当提高补贴水平,购买30马力以下的小型农机应给予一定补助,大户提供机械化服务的应在作业面积达到一定标准后给予农机服务补贴。对于合作社和大户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田间道路、改造中低产田、建造晒场和粮仓等基础设施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生资补贴应尽可能发给种粮农民,尤其是抗旱时期的专项补贴更应直接发给种粮农民。
2、探索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针对合作社和大户融资难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合作社和大户融资的新渠道,鼓励引导合作社和大户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或由政府出资控股成立村镇银行,合理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入股,增加新的民间融资渠道。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探索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户宅基地和农机作为贷款抵押物I陶新途径,创新和完善涉农金融服务新机制,大胆探索切实可行的合作社和大户需要的信贷方式。
3、健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生产技术服务机制,完善农技推广、良种繁育、农机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体系,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支持合作社和大户开展社会化服务,对于提供农机服务、统防统治、抗旱排涝等的合作社和大户,在机械设备、技术培训等方面子以扶持。增加小麦生产技术和政策培训,针对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开展科技和政策讲座,提高合作社负责人和大户从事规模经营的科学管理水平。备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组织、引导和管理作用,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为合作社和大户实现规模经营提供快速、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4、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水利设施建设资金优先向小麦倾斜。各级政府应适当增加对农地整理、田间道路、地力提升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改造。重点加强机耕道、晾晒场和仓储设施建设,加大土地整理、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支持力度,推进土地集中连片经营。农村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涉农项目,应尽可能与土地规模经营榴结合,优先安排项目资金。
参考文献(略)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小麦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
Tags:我国麦农合作和种麦大户的发展特点、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