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的一名副教授,但却到璧山区大路街道团坝村,当上了一名新型“职业农民”。
“在新型职业农民这个岗位上,我的作用得到了最大的发挥。”5月22日,正蹲在草莓大棚里观察草莓成熟情况的晏承泉对记者说,“现代农业需要先进的科技和市场经营方式。”
把“纸上谈兵”落到实践中去
“我在柑研所搞科研时,主要是进行田间规划和产业运作,曾先后有30余项成果。”他说,可是那些都是“纸上谈兵”,虽然不少成果也在三峡库区等地的产业发展中运用,但自己还没有亲手实践过。
自己的这些科研成果,效益究竟如何?他想亲自实践一下。
于是,2014年底,他到璧山区的大路街道团坝村,流转了300多亩土地,创办起派登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当上了一位“职业农民”,亲自进行产业发展的实践。
10余项成果进入示范基地
2015年初,承载着他几十年心血科研成果的示范基地开建。
记者在示范基地里见到,柑橘、葡萄、枇杷、桃子、李子等各类水果,都分别以小果园的方式,栽种在基地里。在这些小果园之间,还种有黄瓜、蕃茄、辣椒等时令蔬菜。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一个“大杂烩”的农业园。
“你不要光看表面,其实,这‘大杂烩’里,全是科技和现代农业经营的探索实践。”他说。
据他介绍,这园里种的品种,是从柑研所和全国引来的目前最先进的品种。这些品种适不适应重庆的气候和土壤?将通过示范基地得到证实,适应的就进行推广,不适应的就找出原因,以利改进。
与这些新品种相配套的,是先进的种植技术示范。比如,柑橘的栽种,就配套了一种深沟埋肥技术:先用挖掘机将土地挖出1米多深的深坑,把以前多年种植后已经被化肥农药等污染了的土壤,翻埋到底层,把未受污染的深土覆盖到面上。通过在深坑里提前埋下经过腐熟处理后的牛粪、鸡粪等有机肥,改良了土壤,也为今后降低施肥成本打下了基础。而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真正的绿色种植。
在市场营销的探索上,示范基地按观光农业园的运作方式进行试验和示范。园内种植的各类水果,都是供游客来采摘的。而配合栽种的蔬菜,也是方便游客采摘时,顺便购买带回家的绿色蔬菜。通过这样的试验,能够探索出多少面积的水果,配套种多少面积的时令蔬菜,刚好能满足游客的需要。
科研成果将得到推广复制
“示范基地才建2年多,就已经开始产生效益。”他说,今年,新品种柑橘已开始挂果,枇杷等也开始投产,生态绿色草莓成为游客的抢手货,价格最高的卖到了每斤68元。
“从这里实践出来的科研成果,将在大面积上推广复制。”他说,目前,公司已经在璧山区的河边镇,建起了600亩的生产基地,按这里试验成功的方式进行推广。
示范基地里的成功,已引起了不少现代农业经营主的兴趣。记者在基地里采访时,就碰上了璧山区内一家农业企业,到示范基地来讨教建设观光长廊的方法。
“目前,我的这些科研成果,已经在三峡库区,以及云南、四川等地得到推广。”他说。
文记者罗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