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刚闭幕的息县2016年“两会”上获悉,2015年,该县粮食种植面积244.89万亩,产量达到19.77亿斤,实现连续十二连增,年均增产达1.6。
“十二五”以来,息县县委、县政府持续加大“三农”投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创新,有力助推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其中2006年至2014年间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3年起被列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始终保持了农业生机盎然、农村风光无限、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态势,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有了证,就相当于给土地上了‘户口’,心里踏实了!”2015年11月,息县杨店乡时围孜村民钱志生拿到重新丈量确权的近4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时,激动不已。
确权为基础,息县瞄准主攻方向,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一手抓土地流转,一手抓新型农业主体培育。
明确土地权属,不仅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也盘活了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源,让土地变为农民手中的资产,激发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后劲。
“十二五”期间,息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0余个,其中农业产业化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近800家,家庭农场从无到有,工商登记注册达32个。其中,夏庄镇丰园家庭农场获第一批“河南省示范家庭农场”、彭店乡柳家农场获第一批“信阳市示范家庭农场”称号。专业大户加快发展,种养大户达1952户;全县流转经营土地22.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5%。
“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全面叫响
冬种小麦、夏栽高粱、玉米、花生,趁难得的农闲,息县种粮大户柳学友在盘点收成:去年3000亩“柳家农场”粮食总产值达540余万元,纯收入60多万元。
作为河南有名的种粮大户,柳学友家突出反映了息县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农业结构性调整,走规模化、特色化之路,绿色食品主导产业发展良好的势头。
如今,息县的优质米业、弱筋面制品、植物油、畜禽、花木林果、蔬菜等农业产业化集群效能已然彰显,主食产业化工作连续三年在全市排名第一,产业集聚区在全市率先晋升为省定一星级产业集聚区。
截至目前,息县无公害产地认定10个,产品认证9种,基地总面积4.05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7%。此外,弱筋小麦在该县落实了订单种植;油用牡丹、火龙果、林木种苗在曹黄林镇规模发展;钰鑫合作社的无公害蔬菜直销深圳;翠绿农业公司的绿色蔬菜直供港澳;德丰、鑫晨农业公司的设施蔬菜在息县实现农超、农校、农市对接;淮农农业公司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在孙庙乡初步建成;大型光伏农业项目即将在项店镇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