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资讯信息
农副商城
网上互动
农产供求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产知识 -> 蔬菜果品
寿光推蔬菜大棚“两改”: 一把手 出题更要答题
时间:2017-07-03来源:人民日报作者:

  与一般农业地区相比,在有“中国菜篮子”之称的山东寿光,农业供给侧改革意味着高平台上再起跳,是更高层次上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改革要转化为扎实推进的大棚“两改”:大田改大棚,旧棚改新棚;转化为重质量、求品质的“沃土工程”;转化为“走出去”的品牌战略……改革如何由一把手抓、抓一把手,进而推向深入?如何抓得紧、推得动、做得实?如何奔着问题去,找堵点、解难题?

  寿光北部的羊口镇多为盐碱地,常年种棉花,不适宜种植蔬菜,搞蔬菜大棚适合吗?记者5月去采访那天下午,市委书记朱兰玺刚从该镇调研回来,他说,这个镇推行无土栽培,村干部带头建大棚,支书每人建两个,现在搞了201个大棚。郑家村的西红柿,已经收获两茬了,一亩蔬菜的效益顶50亩棉花。在单家村的大棚里,他随手揪下个小西红柿尝,可甜了。

  在县级市寿光,农业供给侧改革不仅是个热词,更意味着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基层改革,一把手不抓,即便再有共识,也不一定能推动。”朱兰玺深有感触地说,“一把手光出题不答题不行,不深入抓更不行。一把手亲力亲为都不一定能搞好,‘轻力轻为’就更不可能推动了。”

  “书记来村里不是看看说说,是办真事来了”

  忙活一年多,化龙镇李家村流转土地1200亩,建设蔬菜大棚330个,单棚年均收益10万元以上。

  瘦瘦的村支书李金标清楚地记得,去年4月14日上午,朱兰玺带领各主要部门负责人来到村里。见到李金标,开门见山就问:村里“两改”,有没有阻力,有哪些困难?

  困难当然有,最缺的就是钱,李金标实话实说。朱兰玺当即表态,市委、市政府会积极协调银行,为村民提供贷款支持,保证大棚建设资金。他转过头对市金融办主任张宏雨说:“回去马上协调农信社和农行,出个方案。”

  李金标说,没过多久,农民贷款果然容易了,要贷的都贷下来了,还款期限也延长了。“这才知道,书记来村里不是光看看说说就完了,是办真事来了。”

  那次调研前3个月,也就是2016年元旦刚过,李金标还参加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大礼堂里座无虚席,全市所有的村支书都来了。会议开始前,观看了短片,6个村支书在片子里先后发言,都是大棚蔬菜有特色的村。

  “专门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这在寿光还是第一次。”朱兰玺说,他在这次大会上讲“两改”的好处,算增收账:俗话说“一亩菜二十亩粮”,寿光还有11万亩耕地适宜种蔬菜,如果全部建成大棚,每亩至少增收2万元,这样全市农民每年直接增收20多亿元。

  “真心干事的,市委全力支持;成绩突出的,市委进行绩效激励。”会上,朱兰玺代表市委向坐在台下的数百名村支书说,要敢负责、能担当。“全市将探索推行‘三评三定’考评机制,拿出工资的一半作为绩效工资,根据考评结果来发放,确保大家在职有待遇、干好有前途、退岗有保障。”

  两个月跑了6个乡镇,慢慢咂摸出了味道

  “两改”动员,不是随随便便的决定。2015年7月,市里统一安排8个小组到农村调研,发现一些乡镇建起超大蔬菜大棚。朱兰玺感到这是设施蔬菜发展的新方向。接下来,他集中两个月时间,跑了6个乡镇调研,慢慢咂摸出了味道,并形成了一篇扎实的调研报告。

  原来一些大棚,低矮潮湿,霉菌病害多,提温慢、产量低,农业机械进不去、用不上,菜农劳动强度高。现在新建大棚长近200米、宽30多米,高9米,把原来大棚的“短板”都补上了,一个大棚就是一个“蔬菜工厂”。朱兰玺跑到三元朱村村支书王乐义那里讨教,还召集一些乡镇分管镇长以及农技站长深入座谈,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市里提出了大棚“两改”:大田改大棚,旧棚改新棚。

  寿光常年种植蔬菜60万亩,产量450万吨,育苗能力14亿株。“让寿光蔬菜继续在全国领跑,实施蔬菜发展‘二次创业’,‘两改工程’正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构建高标准大棚蔬菜生产体系的基础工程。”朱兰玺说。

  改革奔着问题去,从问题入手,找“堵点”、解难题。“以前,大棚建不好就办不了所有权证,也就办不了大棚抵押贷款。经过市委协调,现在只要大棚墙体竖起来,就可以办理所有权证和贷款。这项改革,解了菜农的燃眉之急。”寿光市经管局书记任兴坡说。

  想再扩大种植规模,没有土地怎么办?“飞地模式”应运而生。洛城街道组织屯西村菜农到化龙镇,整体流转3个村700多亩土地,流转合同由两个街镇政府签,菜农没了后顾之忧。洛城镇仅屯西、屯东、洛西等村,就在其他镇街整体流转土地1500亩,建设大棚197个。“改革应尊重群众首创,依靠群众智慧解决问题,把好经验推广好。”朱兰玺说。

  农业供给侧改革,不仅改在田里,水、林、路等,也先后有大动作。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寿光把水务、园林、环卫、城投等统统改制,事业单位改企业,管办分离。改制刚开始,有老干部打来电话,善意提醒:“人家别的地方都没动,你何必搞这么大动作?”朱兰玺耐心解释,市委班子决心并未动摇。

  “先下督办通知单,台账式管理至问题解决”

  在市督查局记者看到,去年4月赴化龙镇、台头镇调研之后,仅隔两天,也就是当月18日,督查局就向7个部门和镇街发出关于这次调研的《督查事项通知单》,安排事项、责任单位,一清二楚;责任人,均为各单位一把手。

  3个多月后,督查局又就此发了一期《督查专报》,对那次调研中安排事项落实情况“回头看”:“调度会共安排事项13项,截至7月25日,已完成事项3项,正常推进事项10项。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专门报送朱兰玺。

  “先下督办通知单,督查实行台账式管理,直至问题解决。”寿光市督查局副局长张晓东说。

  在3个“已完成事项”中,其中一项是“金融办负责的农村大棚两改户反映贷款额度少、周期短问题”,解决办法是:单个农户最高可贷50万元,合作社可贷200万元;还贷期限由一年改为两年。

  谈到这个问题的解决,张宏雨回忆,那次从化龙镇回来,他又被叫到书记的办公室。“村支书还有一些菜农,都反映贷款额度小、还贷时间短问题,一定要解决好。”朱兰玺当时就提要求,“农民建大棚,资金是瓶颈。银行要求一年还款,种菜一年,连本儿都挣不回来呢,怎么还?至少两年,农民才能喘口气,必须实事求是。”

  抓住一把手,要抓各部门、各环节的责任人,还要抓村里的“一把手”——村支书。村民建大棚,缺资金、没经验、顾虑多,怎么办?镇街党委就鼓励村支书组织村“两委”委员,租上大巴车,拉着有意建棚的农户到蔬菜产业先进镇街参观,学种菜经,算增收账,比比算算,回来路上,一些农户已经跃跃欲试了。

  市里专门成立了大棚“两改”小组,对“两改”进度,督查局实行每月一调度,在网上和微信平台上通报,列入年度考核。“两改”奖励真金白银,对100亩以上的园区,水电路建设都予以补助,去年共补助资金940万元。

360截图20170703100314190.jpg

  据统计,一年半来,寿光已流转土地6.3万亩,新建大棚1.1万个,100亩以上的“两改”园区达100多个。“那些工作实、进度快的村支书,得到了应有的奖励。”寿光市农业局副局长方来护说。

  记者手记:改革不能“上热下冷”

  在寿光采访时提到一个问题:多年来,很多外地县市来参观学习,想把寿光的蔬菜产业模式推广复制下去,但不少地方钱也投了,技术员也派了,就是发展不起来。原因在哪里?寿光市委书记朱兰玺说:“基层改革,有时候开头轰轰烈烈,但很容易有始无终,关键是要坚持不懈抓下去。有什么困难就解决什么困难,遇到困难不能拖,一拖,群众就没有积极性了。”

  深化改革,一头是顶层设计,一头是基层落实。“抓改革在基层落地,再强调也不为过。”朱兰玺的这个说法让人印象深刻。

  就一些地方的情况看,改革这两头,目前确有“上热下冷”的现象,顶层设计丰富,紧锣密鼓;越往基层,改革劲头越小、氛围越淡。在有的县市,有人认为,改革与基层无关,什么都依赖“上头”,自己坐等执行就可以;有人认为,改革有风险,宁可不出成绩,也不愿去冒险、去担当;有人认为,改革会触动一些部门一些人的奶酪,不愿得罪人。这导致基层改革喊得响、动得慢、做得少。改革落不了地,方案设计再好,也只能挂在墙上、锁在抽屉里,问题仍然存在,群众无法受益。

  靠督察促改革,对基层很管用。对督促检查工作,中央曾提出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的具体要求,如果各级能认真落实,收效一定明显。

  尊重基层首创,可以调动基层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冬暖蔬菜大棚,就是寿光农民的创造,现在几乎种遍全国;“飞地模式”也是当地菜农的探索,如今遍及寿光。尊重基层干部群众的创新创造,在更大范围内宣传好、推广好,同样是推动改革、促进改革落地的好做法。

关闭】【顶部
>>相关资讯
热销产品
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