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
资讯信息
农副商城
网上互动
农产供求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指南 -> 文化知识
色诱之下众生相
时间:2014-11-08来源:中国农资供销网作者:刘明
色诱之下的“柳下惠”和“登徒子”

  柳下惠何许人也?著名的坐怀不乱故事的当事人;美女在怀而能不乱性胡为者,古今能有几个?这么一看,“被勾引”者无论是“惨遭设局”而掉入“桃色陷阱”,还是面对色诱而迸发吃腥的猫的本性,祭出“谁能当柳下惠”的辩解,似乎也颇能自我安慰。不过,他们忘了,早有“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好色就不会被勾引”这些朴素的道理等在那里。

  柳下惠的“坐怀不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通俗说就是:柳下惠和一女子彻夜独处,女子坐在他怀里,而他却没有“被勾引而与其发生性关系”。有丰富细节想象力的人,可以编排出诸如“女子百般挑逗”之类的杜撰,来反衬柳下惠之绝世坚贞。其实,这是一个不小的误会。

  即便按照流行的古籍记载,柳下惠“坐怀不乱”,也没有女子主动“色诱”的情节:

  据学者研究,成型的“坐怀不乱”故事,迟至元朝才完整出现——而柳下惠,是一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的人物——胡炳文的《纯正蒙求》记载:鲁柳下惠,姓展名禽,远行夜宿都门外。时大寒,忽有女子来托宿,惠恐其冻死,乃坐之于怀,以衣覆之,至晓不为乱。

  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也就是说,柳下惠的“坐怀不乱”,是他发恻隐之心,在寒夜以自己的身体温暖那一女子。

  有一首歌的歌词唱道:两个人的寒冷靠在一起就是微温。柳下惠和女子的依偎拥抱,大概也是这番感觉;两个人的微温靠在一起能不能抵御寒冷,这还真不好说。不过,记载如上,所谓女子色诱而柳下惠守礼,纯属后来者的猜测和想象罢了。

  至于为何要想象、编排出色诱的情节,套用一句时下的话:你懂的。

  柳下惠的名声传世,据说得益于一个鲁男子的推举——这个鲁男子,以自己更贴近人之常情的做法直接升华了柳下惠的超凡脱俗。鲁男子经历了和柳下惠相似的境遇,不过,他的故事里的女主角,可能没有柳下惠面对之女子冻得厉害,因为她还能讲出一些话,勉强可以算是对鲁男子的诱惑吧——因为她独居、女子的身份,非要套上“色诱”,也说得过去吧。

  说这鲁男子,面对暴风雨之下房屋毁坏前来投宿的孤身女子的所谓色诱,他担心自己没有柳下惠的定力,于是没敢开门放那女子进来。结果,他的形象就只能止步于“高大”,而永远只能望“伟大”的柳下惠之项背。

  据学者考证,鲁男子推崇柳下惠的记载也晚在柳下惠时代之后数百年,也就是说,柳下惠的真实面目,这时已经相当模糊;而一千多年后出现的“坐怀不乱”的描述,很大可能出自后人的“需要”——宋明理学倡“存天理,灭人欲”,推崇男女授受不亲。柳下惠“幸运”地被选中作为这样一个典型或者榜样,他的光荣事迹自然也要相对具体化,以满足宣传需要,供大家仿效和学习。

  现代人指称的其事不合常理不近人情、其人心理生理都有毛病这些,并没有切中肯綮。就像传统二十四孝中的不近人情一样,故事或许不真实,但其情其心毋庸置疑。

  还有人为了尽力“还原”柳下惠的真实,考证“坐怀不乱”实为“坐槐不乱”。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说柳下惠外出途中遇雨,就奔向路边古庙暂避,一进庙门,就撞见一女子衣衫尽去——大雨淋湿,脱衣拧水。柳下惠急忙退出,躲到庙外古槐之下避雨。这段“佳话”,传延生讹,成了柳下惠坐怀(槐)不乱。

  ——这种谐音讹误,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确实不少,比如流传日久的“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毒,原本是“度”,和前半句相对,指的是“度量”,而不是“狠毒”。一字之差,意义大异。

  不管哪种说法,柳下惠的坐怀不乱故事在那样一个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定型了,尽管其真实性令人生疑,不过丝毫没有妨碍他的形象宣传和推广,很快,柳下惠就被推上了神坛:真正的君子、道德的超人……被他的光芒映照得更显猥琐的,就是那些好色贪淫的所谓登徒子们。

  自从战国宋玉那篇《登徒子好色赋》问世之后,登徒子的形象就从来没有抬起过头:艳绝天下的东门女这样的女神,登徒子们是无缘仰视,也不懂得欣赏的。他们眼中,有的只是肉欲。一旦面对色诱,自然是无不趋之如骛。

  《金瓶梅》第二回“帘下勾情”的描写可为典型:潘金莲放帘子失手,叉竿坠落打了路过的西门庆的头,“这个人被叉竿打在头上,便立住了脚,待要发作时,回过脸来看,却不想是个 美貌妖娆的妇人。但见黑鬒鬒赛鸦鸰的鬓儿,翠弯弯的新月的眉儿,香喷喷樱桃口儿,直隆隆琼瑶鼻儿,粉浓浓红艳腮儿,娇滴滴银盆脸儿,轻袅袅花朵身儿,玉纤纤葱枝手儿,一捻捻杨柳腰儿,软浓浓粉白肚儿,窄星星尖翘脚儿,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更有一件紧揪揪、白鲜鲜、黑裀裀,正不知是甚么东西。观不尽这妇人容貌。”

  这一“但见”,连根本看不见的都被“想见”了。正是“人见了魂飞魄丧,卖弄杀俏冤家”。西门庆“一见,先自酥了半边,那怒气早已钻入爪洼国去了,变做笑吟吟脸儿”。

  和《金瓶梅》一样位列禁书前排的《肉蒲团》,写到未央生走街过巷,以寻访标致女子为第一要事。为了寻芳方便,住进仕女如云的庙舍,一日,听说庙里又来了两位佳人,连忙跑去观看。一见便失魂落魄,不觉跪在地上……

  在明清小说中,还有相当多颇为有趣的文字,比如描写某某登徒子见到某某美女,大多的表现是“如雪狮子向火,登时化了半边”;若得到美女的回眸一笑(登徒子视为显然的色诱吧),更是酥软瘙痒难耐;如果再得到佳人的黄昏后之约,那这一天,就全无事做,只晓得抬眼望天,恨不得一拳打下日头。

  古语有云,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个正常的男子,追慕女子的美色,往往被视为天性本能。不独男子,现代著名女作家苏青曾改古语标点,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于是,色诱—迷色、勾引—被勾引,就从无休歇地在男男女女的生活中不断搬演出一幕幕情色活剧。

Tags:色诱之下众生相
关闭】【顶部
>>相关资讯
热销产品
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