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养蚕十几年,家家卖茧大把钱;蒸蒸日上生活好,如笋楼房竖上天。”岁末年初,在“刘三姐故里”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不少农户正在田里忙着砍掉桑树枝条,为桑树过冬和来年桑蚕丰收做准备。
有着“中国蚕桑之乡”之称的宜州是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桑蚕产业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脱贫攻坚做出了重大贡献。
“蚕儿谢恩来回报,吐丝结茧一包包;蚕农乐得哈哈笑,最美乐曲音飙高。”考虑到当地山歌文化源远流长,宜州在鼓励引导农户种桑养蚕时注重发挥山歌的作用,努力帮助农户提高技术水平。“在进行产业政策、技术宣讲时,群众对不明白的地方就直接提问,歌手们就用山歌回答,群众关心什么就唱什么。”宜州区文联主席左丹说,桑蚕山歌歌词都是反映生产的,老百姓很容易接受。
宜州的变化只是广西发展桑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21世纪以来,广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桑西移”的机遇,积极培育推广一批适合本地气候环境的蚕、桑优良品种,提升种养技术,大力推动蚕桑产业发展。目前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均位列全国第一。广西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蚕茧生产和茧丝加工基地,形成了“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的发展新格局。
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袁毅告诉记者,以前一些蚕农盲目求快,养殖不规范,没等到化蛹茧便出售,导致蚕丝质量不高。为推动桑蚕产业提质升级,宜州积极做好原材料源头控制,大力实施“优茧工程”,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桑蚕优质原料茧基地,努力产出更高品位的生丝。目前宜州已建成优质原料茧基地14个,基地面积达4万多亩。“我们公司主要生产5A级生丝,原材料品质提升后,有望使宜州生产出顶级的6A级生丝。”袁毅说。
在努力提升品质的同时,广西近年来积极围绕桑蚕延伸产业链,逐步向蚕丝被、织绸、家纺等茧丝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拓展。在缫丝加工设施设备改进的同时,加工工艺也不断改进,缫丝企业产品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产品销往印度、巴基斯坦、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记者采访了解到,以前不少蚕区往往把未经过处理的蚕沙直接施入蚕园或者饲养家禽、家畜,有时候会导致蚕病暴发,造成养蚕歉收。认识到危害的村民,积极谋求改变。如今许多村屯都建有蚕沙池,有专门的企业前来收集,制成有机肥。仅在宜州,当地自建小型蚕沙池超过100个,助力蚕沙无害化处理。
广西众多蚕区流传着“家有三亩桑,致富奔小康”的说法,涌现出一批蚕桑新村和种养大户。在宜州区德胜镇上坪村,村民兰孟铁告诉记者,自家种了10亩桑树,每年至少养10批蚕,一年养蚕的收入约10万元。“种桑养蚕虽然辛苦,但却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不菲收入。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靠桑蚕了。”
“墙上电视是液晶,姑娘肩上披丝巾桑乡如今最美丽,到处都是新农村。”在宜州,这样脍炙人口的山歌不时从桑田边唱起,唱出了桑蚕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喜人变化,表达了当地群众依靠桑蚕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与希望。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