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企业栏目简介
福建省紧紧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特色产业,聚集资源要素,优化一产、深化二产、强化三产,培育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品牌,着力推进十大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优化一产“九大工程”
(一)茶产业绿色发展工程。推广生态调控、农艺改良、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措施,2020年实现不用化学农药茶园全覆盖。推广茶叶自动化连续化不落地生产线,提高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生产水平。
(二)设施蔬菜提升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温室大棚,集成应用蔬菜集约化育供苗、水肥一体化等提质增效技术,提高蔬菜装备水平。发展夏秋季高山蔬菜,稳定城市周边叶菜类蔬菜生产,确保夏季蔬菜供应不短缺,周年有效供给有保障。
(三)特色果业优化工程。因地制宜引导主栽果类向适宜区集中,优化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百香果等特色果类,提高早、晚熟和鲜食水果比重,调优果树品种结构。推广果树整形修剪、营养诊断、疏花疏果等技术,提高水果品质。
(四)现代食用菌产业提升工程。优化产业布局,打造提升古田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百亿强县,发展壮大南靖、顺昌等34个食用菌重点县,培育罗源起步、浦城仙阳等一批食用菌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专业村。大力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完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做大做强银耳、杏鲍菇、海鲜菇、秀珍菇、竹荪、大球盖菇等优势品种,大力发展绣球菌、灵芝、白背毛木耳等珍稀特色品种。
(五)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工程。继续实施生猪生产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生猪生产各项扶持政策。巩固夯实现有800万头产能,促进现有规模场提质增产,支持现有猪场在加强生物安全防范和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释放存量产能潜力,按设计产能科学增加养殖量,做到应养尽养。
(六)特色畜禽产业提升工程。落实禽肉发展政策,采取政策引导、示范创建、项目带动等措施,支持圣农、正大白羽肉鸡发展,支持河田鸡、连城白鸭等地方品种开发,做大做强白羽肉鸡,做强做优地方品种。继续支持设施蛋鸡发展。
(七)丰产竹林培育工程。加强优质竹资源培育和可持续经营,继续实施8个现代竹业重点县项目建设,扶持开展竹山道路、蓄水池、喷滴灌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竹林抚育施肥提倡以有机肥料为主,支持测土配方施肥。
(八)精品花卉苗木培育工程。抓好全省花卉产品优势区发展,进一步做强传统优势花卉重点县(市、区),大力扶持花卉新兴县(市、区)发展。加强对各区域产业的整合、优化和引导, 加快发展适销对路的鲜切花、盆花、新优苗木和食用药用工业用花卉,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九)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工程。全面落实福建省关于加快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十三条措施,加快推进渔业养殖设施升级改造,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支持传统养殖模式技术创新,推广集约化、生态化健康养殖方式。
二、实施深化二产“六大工程”
(一)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进工程。以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等为重点,提升产地初加工设施装备水平。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重点建设蔬菜、食用菌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配备完善预处理及恒温处理车间、冷藏保鲜库、自动化生产线、冷链运输车、可追溯系统等设施装备,提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条件,减少产后损失。
(二)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工程。开展茶叶初制加工厂升级改造,建设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精制加工生产线。推进茶叶精深加工,加大提取利用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有效功能成分,大力开发茶饮料、茶日用品、茶保健品、休闲茶食品、茶生物制剂、添加剂等产品。发展果蔬精深加工,开发干制蔬菜、冻干蔬菜、蔬菜汁、蔬菜饮料等产品;开发柑橘、百香果等水果加工蜜饯、饮料等产品,发展柚子、青梅、橄榄等特色果品精深加工,开发果汁饮料、冻干食品、精油、酿酒等产品。鼓励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加快古田、南靖、尤溪等县食用菌加工园区建设,开发饮料、休闲食品、多糖提取物等系列产品。
(三)林业产品加工提升工程。按照“以二促一带三”发展战略,抓好百亿元产值重点县拉动、龙头企业带动等工作。通过引进和扶持一批笋竹精深加工项目,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实现竹产业高质量提升。加快发展花卉苗木精深加工业,瞄准康养、美容等新兴潜力市场,开发以花卉苗木产品为原料的艺术、食用、化妆、医疗、保健等产品。
(四)畜禽产品加工提质工程。健全以肉蛋奶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体系,提升屠宰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推进畜禽加工工艺升级,延伸畜禽产业链。
(五)水产品加工增值工程。进一步完善福清龙田、东山经济开发区、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诏安水产品加工园区等现代渔业加工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水产品加工企业退城入园。加强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应用,着重解决海洋捕捞低值鱼类、海水养殖“三贝二藻”及大宗传统淡水养殖品种的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加工。
(六)海洋生物医药升级工程。以构建完整的海洋产业链为目标,扶持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持续推进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厦门海沧生物医药港、石狮海洋生物科技园等一批海洋产业园区建设。
三、实施强化三产“八大工程”
(一)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为抓手,支持示范县建设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畅通农村产品进城流通渠道,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改造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服务站点,发挥电商聚合和扩大市场半径的作用,推动农村产品和服务上行,促进产销对接。
(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福”字号优质农产品上网销售,实现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带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三)乡村物流体系建设工程。完善县、乡交通运输站场物流服务功能,为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提供中转、寄递场所,实现“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多站合一”,提升县、乡两级物流节点覆盖率。
(四)乡村冷链设施与交易市场建设改造工程。支持建设产地农产品贮藏保鲜等冷库设施,鼓励冷链龙头企业在县乡和具备条件的村建立冷链配送网点,促进鲜活农产品销售。
(五)中央厨房培育工程。支持“沙县小吃”中央厨房项目建设,建设自动化沙县小吃产品生产线,实现标准化生产与传统小吃工艺有机结合,建成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供应链系统,为分散经营的众多沙县小吃门店提供配送服务。构建“食材供应+中央厨房+冷链配送”新型产业链运作模式,为机关食堂、学校、企业的团餐配送、食材配送等服务。
(六)休闲农业提升工程。突出茶旅结合,新培育3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0个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和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加强休闲农业示范点和最美休闲乡村管理。
(七)乡村旅游拓展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全省森林步道系统建设,提高森林景观质量。依托渔港兴办休闲渔业,积极推动“渔业+旅游”发展业态;借助福州渔博周、厦门休闲渔业博览会、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平台,开展休闲渔业宣传推介活动。
(八)农产品出口提升工程。实施“百展万企”计划,鼓励和支持福建省企业参加省级扶持的农产品类境外专业优质展会;深化实施“助力万企成长”外贸辅导培训,开展政策宣讲、外贸实务、通关检验检疫等辅导,促进农产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